|
发表于 2017-7-10 03: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生物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蓝藻和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其中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其进行光合作用依赖光合片层。
2.D[解析]略
3.B[解析]ATP的生成与呼吸作用紧密联系,而呼吸作用有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中起点为零,不符合实际情况。由于受线粒体数量等因素的限制,随O2浓度增大,当达到细胞呼吸的最大限度后,呼吸作用强度便不再加强,故B对。
4.D[解析]科学实验的发现过程包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等过程。科学发现要科学合理,就需满足一些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本题中对食物小块的大小、厚度及蜗牛的情况均未做任何说明,可能导致实验结论不可靠。但如果只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各放入一只相同大小的蜗牛,由于缺少平行重复实验,也可导致结论不可靠。故选D。
5.B[解析]"完多相同的双胞胎"应视为一卵双生的,即其遗传物质完多相同。在不同环境下生活,其"智能相差很大","智能"除受遗传控制外,还与环境的影响有关,但环境不能决定智 能的高低。故选B。
6.D[解析]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睫状体舒缩,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
7.C[解析]带鱼属于鱼类,所以呼吸器官是鳃;狗属于哺乳动物,呼吸器官是肺;蝗虫属于昆虫,呼吸依靠气管;蚯蚓呼吸比较特殊,是利用体壁。故此题选C。
8.A[解析]原始地壳比较薄弱,而地球内部温度又很高,因此,火山频繁活动,从火山喷出的许多气体,构成原始大气,如CH4、NH3、H2、H2O(水蒸气)、H2S、HCN等,但无游离的氧(现在大气中的氧是光合生物蓝藻和绿色植物出现后长期积累起来的)。这种还原性大气在闪电、紫外线、冲击波、射线等能源下,形成一系列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氨基酸、核苷酸等(这已被美国科学家米勒设计的模拟雷鸣闪电的火花放电装置使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个实验得到证实)。这些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或直接落入原始海洋,或经由湖泊、河流汇集到原始海洋,在海洋中层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进一步缩合成结构原始、功能不专一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积累,浓度不断增加,凝聚成小滴状,形成多分子体系。故选A。
9.C[解析]一方面小白鼠生活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同时会放出二氧化碳,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另一方面在光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氧气,放出的氧气可以维持玻璃罩内的碳-氧平衡,从而可以维持小白鼠正常生活一段时间。
10. C[解析]蜥蜴使身体扁平朝向太阳,有利于充分吸收光能,提高体温。这种对阳光刺激发生的反应属于应激性,也是对光照环境的一种适应。但题中问的是这种特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决定这种生物特性的应该是遗传物质,即遗传性。
11. D[解析]有性生殖使生物进化的速度加快,主要原因在于融合了双亲的遗传物质,使后代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由于变异性的增加,有利变异由于更能适应环境,可由遗传的作用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但物种间由于存在生殖隔离,故不能产生后代。故选D。
12. B[解析]调整外界溶液的浓度,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
13. B[解析]因为发生萎蔫,植物吸水少于失水,故可断定为B。
14. B[解析]首先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的特点分析:根据图②③染色体数目,确定该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其次,确定①②③④分别所处的分裂时期: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Ⅰ分裂中期,③有丝分裂中期,④减Ⅱ分裂后期;最后对四个选项作出判断:只有①②③所示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A选项错误;动物的睾丸中原始生殖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可能同时发现上述四种状态的细胞,B选项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Ⅰ分裂后期(自由组合)或前期(交叉互换),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选项错误;①图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单线型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D选项错误。
15. B[解析]比较加入过氧化氢酶、加入Fe3+和未加酶的情况下曲线的异同点:最终都到达平衡点,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不同,加入过氧化氢酶作催化剂与加入Fe3+催化剂相比较,到达平衡点的时间缩短了,说明酶催化能力比无机催化剂高,即酶具有性。
16. D[解析]固氮微生物属于细菌,所以具有细菌所有的特点,有细胞壁,无细胞核,无染色体,核酸种类包括DNA和RNA,代谢类型为异养型。故选D。
17. B[解析]这个谚语在生态系统中体现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这三种生物都属于动物,一般情况下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中螳螂和蝉属于昆虫,昆虫在发育过程中,表皮细胞分泌的外骨骼一经硬化后,便不能继续扩大,而使节肢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生长受到了限制,因此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皮时生成一种酶,使外骨骼破裂,节肢动物幼体就可以从外骨骼中钻出来,并且由表皮细胞重新分泌新的外骨骼,当新的外骨骼未完多硬化之前身体可以增大。所以正在发育而迅速长大的节肢动物幼体,蜕皮次数比较多。发育到不再继续长大时,蜕皮也就停止了。螳螂和蝉都是节肢动物,所以在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鸟类的呼吸器官是由肺和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组成,气囊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所以答案A、C、D都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的。
18. B[解析]本题选取了氧浓度不同的几个关键点,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不同氧浓度下植物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情况。因此,解题关键是分析清楚各氧浓度下,无氧呼吸与有 氧呼吸的状况。以CO2释放量相对值计算:a浓度:氧吸收为0,只有无氧呼吸。b浓度:有氧呼吸为3,无氧呼吸为(8-3);c浓度:有氧呼吸为4,无氧呼吸为(6-4);d浓度:有氧呼吸为7,无氧呼吸为0。由此判断:c浓度最适于贮藏;b浓度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2.5,为有氧呼吸(0.5)的5倍;d点无氧呼吸为0。
19. A[解析]因为岛屿上物种多,说明环境比大陆变化大,利于新物种的形成。
20. D[解析]甲物质的运输依赖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运输情况不受影响,其运输不会被促进也不会被抑制。乙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无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会因缺少载体而使运输情况被抑制。
21. D[解析]甲患病后就获得了针对SARS病毒的抗体,而这些物质存在于甲患者的血清中,另所列举的四项中也只有D具有治疗效果。
22. B[解析]为了生存,棉铃虫也会产生抗性,采用这一方法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23. B[解析]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与这些抗原直接作用发生特异性结合,就要通过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清除这些抗原。
24. C[解析]物种越丰富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25. A[解析]真核细胞的基因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的。大豆细胞为真核细胞,其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存在于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其基因结构中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上游。乳酸菌为原核生物不存在内含子,即原核生物的基因是连续的。
26. D[解析]略
27. A[解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的结构。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一方面为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所制约,统治阶级只有在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去办教育。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和最终的决定作用。
28. C[解析]略
29. B[解析]普通心理学在心理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30. C[解析]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