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10 02: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14、A
解析: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15、A
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主要是选拔性和淘汰性的教育,区别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发展性。
16、D
解析:美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其中创造美的能力是最高级的。
17、C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1999)
《决定》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D
解析: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19、C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AD
解析: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梁启超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2、ACD
解析: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
3、BDE
解析: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ABCE
解析: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奇、孟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5、DE
解析: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三、判断题
1、错
解析: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历史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因而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2、对
解析:《决定》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对
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4、错
解析: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等。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在学术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严格的区别,但在实际中两者经常通用。
5、对
解析: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一方面发展,把以淘汰、选拔为主的应试教育变成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不是与素质教育平行或并列的一种教育。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一、单选题
1、D
解析: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本目的: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实行)。
2、A
解析:190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
3、B
解析: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美国历史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此,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发展,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4、A
解析: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5、B
解析: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6、C
解析: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7、A
解析:义务教育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但是题干中所述的是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应该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8、D
解析:1619年,德意志魏玛联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
9、C
解析:190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
10、C
解析:历史上曾经历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非正规教育,再从正式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过程。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教育都归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则成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解析:义务教育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2、ACD
解析:西欧双轨制。以英国的双轨制为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
美国单轨制。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美国历史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此,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发展,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前苏联型学制。中间型学制或是“Y”型学制,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
3、ACD
解析: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4、ABCD
解析:新学制的内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5、BC
解析:历史上曾经历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非正规教育,再从正式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过程。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教育都归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则成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