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9 23: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知识点,在历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里经常遇到,常以选择、填空、简答形式出现。很多考生和学员也常常在这些题目中摔跤绊跟头,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这一知识点讲解及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班杜拉的实验
    攻打充气娃娃:将3~6岁的儿童分成三组,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成年男子(榜样人物)对一个充气娃娃做出种种攻击性行为,如大声吼叫和拳打脚踢。
    第一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表扬和奖励(果汁与糖果);
    第二组儿童看到这个“榜样人物”受到另一成年人的责打和训斥(斥之为暴徒);
    第三组为控制组,只看到“榜样人物”的攻击性行为。
    然后把这些儿童一个个单独领到一个有洋娃娃的房间里,观看他们的行为。他发现:
    第一组儿童,攻打洋娃娃的行为相当严重。
    第二组儿童,攻打洋娃娃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少。
    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
    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的概念及分类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
    ①直接的观察学习: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直接的观察模仿学习。
    ②抽象性观察学习: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
    ③创造性观察: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
    (2)观察学习的过程
    ①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对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
    ②保持过程: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
    ③动作再现过程: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
    ④动机过程: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3.强化的分类
    (1)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
    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
    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真题练习
    真题1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答案:C
    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真题2【填空题】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
    答案:替代性强化
    真题3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以上就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19:27 , Processed in 0.04975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