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1|回复: 0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17年(5月11日)-教师网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9 23: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
    A.到了长城的人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到长城,也会是好汉
    2.卢梭说过:“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这表明教育工作者应当(    )。
    A.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B.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C.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D.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小明上课玩手机,张老师看到了,不动声色,一边朗读课文,一边走到他的课桌前,轻轻敲了敲他的桌子,小明满脸通红,停止玩手机的动作,认真听课。关于张老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B.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C.关注教书也重视育人
    D.降低了教师自身的权威
    4.“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学生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富有想象力,又富有艺术性的答案却被老师判为零分。老师的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独立性
    B.学生的创造性
    C.学生的完整性
    D.学生的发展性
    5.李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说明李老师处于教师发展的(    )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1.【答案】B。解析:考查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为真,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可以推出“如果是好汉,一定到过长城”,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无效推理形式,C项混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D项为错误的推理,因此答案为B。
    2.【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到老师的工作是让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求知,即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即教会学生学习。所以选B。
    3.【答案】D。解析:张老师遇到问题没有生气呵斥,也没有一味教导学生,而是轻轻暗示,让小明注意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做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和自尊心,关注到学生情感,注意到德育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教师的权威,反而让学生更喜欢更敬爱,所以选D。
    4.【答案】B。解析:学生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被老师否认,忽视了学生独特的想象,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所以选B。
    5.【答案】B。解析:教师处在关注情境阶段时,经常考虑“如何教好课”,并关注其他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22:53 , Processed in 0.08688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