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3|回复: 1

2015年陕西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卷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9 23: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年陕西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中
    A.《人类理论智》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学纲要》
    2、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四书五经”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A.阶级性 B.教育形式的个别教育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D.普及性
    3、教育的普及性是在()
    A.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学
    5.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课程计划一课程标准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9.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问,开始于矛盾。”基于这一观点,教学应遵循( )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目标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0.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在教学中体现的是什么原则(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
    12.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13.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 )
    A.0~2岁 B.2~7岁 C.8~10岁 D.10~12岁
    14. 下列不是前运算阶段的特征的是( )
    A.早期的符号功能思维 B.自我中心性
    C.思维的片面性 D.守恒观念形成
    15.小红知道一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碗里,水没有变少。说明小红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6.布鲁纳主张( )学习
    A.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程序性学习 D.观察学习
    17.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写课文中没有的、与课文中某些重要信息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是使用了(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18.在教室里,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还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是属于学习策略的(  )策略。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9.请写出力的计算公式,基于问题分类这属于( )
    A.有结构的问题 B,普通问题 C.专业问题 D.无结构问题
    20.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直接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工作法 C.爬山法 D.算法式
    21.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A.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 B.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
    C.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 D.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22. 某学生在测试中得了高分,她将结果归为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 )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23.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的是 ( )。
    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强化
    24.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 )提出。
    A.费斯廷格 B.奥苏贝尔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25. 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6.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 )
    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提高学生的成绩 D.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
    27.卡特尔认为是流动的、先天的是( )
    A.一般因素 B.特殊因素 C.流体智力 D.晶体智力
    28.关于技能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有些技能是本能行为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C.技能属于认识经验,不属于动作经验 D.技能就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9.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是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技能学习
    30.以下不属于创造性特征的是( )
    A.幻想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31.小红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提出多种解决策略,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什么特征( )
    A.变通性 B.流畅性 C独创性 D.新颖性
    32.通过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顺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是(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一般技能 D.特殊技能
    33. 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 )。
    A.婴儿喝母乳     B.刷牙     C.随意地眨眼睛     D.化妆的指导书
    34.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 )
    A. 爱好 B.学习信念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35.按动机产生的来源可将动机分为( )
    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C.近景的学习动机和远景的学习动机 D.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36. 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A.学习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37.做记录、画线属于( )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计划策略
    38.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 )。
    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名人效应
    39.对于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逐步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称为(  )
    A.松弛训练 B.肯定性训练 C.系统脱敏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40.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企业 D.团结协作
    41.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发现法
    42.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43.“人类教育心理学化”首先是由()提出来的。
    A.卢梭 B.杜威 C.裴斯泰洛奇 D.赫尔巴特
    44.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都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45. 学校劝初三的小东退学,侵犯了他的( )
    A.受教育权 B.发展权 C.生存权 D.知情权
    46.教师不得关学生紧闭,否则会涉嫌侵犯学生的( )
    A.知情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名誉权
    47. ( )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
    A.教师职业评估 B.教师职业荣誉
    C.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D.教师职业态度
    48. 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大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着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特点。
    A.教育的专门性 B.要求的双重性 C.内容的全面性 D.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50.被称为“教育宪法”“教育母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宗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多选题
    1.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传统思想因素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科学文化因素D.生产力因素 E.社会因素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
    A.国家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E.问题课程
    3.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A.课程设置 B.课时分配 C.规定培养目标
    D.学科顺序 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4.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E.实验法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最一般的方法有(ABCD)。
    A讲授 B提问 C组织讨论 D发现学习 E家庭作业
    6.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 )。
    A.机会 B.规模 C.性质 D.速度E.理念
    7.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知 B。思 C.行 D。情 E.做
    8.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问题教学 D.班级授课 E.分组教学
    9、“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10、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11、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 )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12、新课改强调( )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14、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
    15、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选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 ( )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D、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E、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17、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B、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 D、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18、注意具有 ( )等特性。
    A、指向性 B、稳定性.C、紧张性 D、集中性 E、持久性
    19、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多血质最好 B、气质无好坏 C、气质影响人的工作成就
    D、气质主要是遗传的结果E、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20、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应从 ( ) 三个维度去考虑。
    A、言语 B、技能 C、操作 D、内容 E、产物
    三.判断题
    1.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
    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3.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杜威。( )
    4.校本课程,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的主体不同而划分的与国家或地方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 )
    5.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戌学制”,这是我国提出的第一个学制。( )
    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面对问题情景时通过认识、辨别、理解等活动获得新知识,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 )
    7.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爬山法是先设立目标,然后朝着目标方向走到与起始点临近的一点,逐步逼近目标。( )
    8. 人的记忆力在一生中都在增长。( )
    9.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
    10.苛勒的顿悟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独立与排斥的。 ( )
    1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应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 )
    12. 提出德育的认知模式的学者是皮亚杰。 ( )
    13. 司机开车时,眼、手、脚并用是注意转移的体现。(    )
    14.所谓爱屋及乌,说明情绪情感具有感染功能。(    )
    15. 师德的本质就是约束和限制教师。 ( )
    四.简答题
    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2.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五.案例分析题
    1.分析论述下列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的教学原则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交换
    教师:对吗?蚯蚓不会交换,可它也是动物啊!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可它们不是动物吗?
    学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是动物
    (资料来源,李秉德主编《教学论》82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答案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7-7-10 00: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选B
    解析:洛克在他的《教育漫画》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及“绅士教育”的教育理论。
    2.选C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都与生产劳动毫无关系。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中的“七艺”的王冠神学,“七艺”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论证神学的合理性。这都说明了古代学校教育都是和生产劳动相脱离的。
    3.选C
    解析:资产阶级提出普及教育,扩大公民受教育的机会,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
    4.选A
    【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班主任在班集体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5.选C
    【解析】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认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班级,然后通过这个学生集体与教师一起去影响这个学生,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6. 选C
    [解析]: 泰勒享有“课程评价之父”的美誉。
    7 选A
    [解析]: 课程计划一课程标准一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8. 选C
    [解析]:在活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
    9.选A【解析】略
    10.选A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的是要等对方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只有在对方心里明白但不知如何表达时再去开导他 ,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1.选A
    【解析】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助产术”都体现了启发式。
    12.选D
    【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
    13.选B
    【解析】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后期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段为2~7岁。
    14.选D
    【解析】守恒观念的形成是发生在具体运算阶段。
    15.选C
    【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掌握守恒概念
    16.选B
    【解析】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提出,发现学习是布鲁纳提出,程序性学习是斯金纳的观点,观察学习是班杜拉。
    17.选B
    【解析】这里运用了生成学习法,它是精加工策略的一种。
    18.选D
    【解析】该题是环境管理策略的具体做法,而环境管理策略是资源管理策略中的一种。
    19.选A
    【解析】有结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照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
    20.选A
    【解析】暂时扩大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以求最终解决问题,这是手段—目的
    分析法与爬山法的区别之一。
    21.选B
    【解析】考查的是创造性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以及新颖性。
    22.选D
    【解析】对韦纳归因理论的考察。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23.选D
    【解析】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24.选D
    【解析】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班杜拉提出。
    25.选A
    【解析】粗枝大叶是胆汁质的特点。
    26.选A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7.选C
    【解析】斯皮尔曼提出的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卡特尔提出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并认为流体智力是先天的流动的在人的25岁达到高峰,晶体智力是沉淀的,后天的。
    28.选B
    【解析】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29.选B
    【解析】符号学习即学会单词代表什么,即词的学习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概念的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的关系。
    30选A
    【解析】
    31.选B
    【解析】变通性强调的是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流畅性强调的是产生观念的数量的多少。独创性强调的是不同寻常与众不同,具有新奇性。
    32.选A
    【解析】操作技能又称为是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也成为是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3.选B
    【解析】AC属于本能行为,D属于知识不属于技能。
    34.选C
    【解析】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兴趣。
    35.选A
    【解析】按动机产生的来源可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
    36.选 D
    【解析】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突出。
    37.选A
    【解析】做记录、画线属于复述策略。
    38.选C
    【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它又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和“期待效应”。名人效应,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
    39.选C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再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二十五,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40.选A
    【解析】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41.选B
    【解析】主要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
    42.选D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
    43.选C
    【解析】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初创时期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的考察。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44.选B
    【解析】《教育法》明确提出。
    45.选A
    【解析】略
    46.选C
    【解析】侵害学生人身自由的表现形式有: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非法搜查学生、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
    47.选C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行为作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
    48. 选A
    【解析】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9选D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着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特点。
    50.选B
    【】被称为“教育宪法”“教育母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二.多项选择题。
    1.选BCE。
    【解析】课程的制定受四方面影响:知识、社会、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理论,因此正确为BCE.
    2.选ABCD。
    【解析】课程从不同维度划分为不同类型,但是没有问题课程。
    3.选ABDE。
    【解析】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4.选ABD。
    【解析】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与讲授、谈话、讨论法,演示法和实验法主要以动手为主。
    5.选ABCD。
    【解析】家庭作业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因此不选。
    6.选BD。
    【解析】生产力发展决定了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7.选ACD。
    【解析】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方面构成。
    8.选ABDE。
    【解析】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多,但是没有问题教学。而复式教学是班级授课的一种特殊形式。
    9.选CE。
    【解析】一题多解释属于发散和求异思维。
    10.选ABC。
    【解析】心理学家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
    11.选ABC。
    【解析】课程的三种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
    12.选 CD 。
    【解析】ABC是传统的教师角色,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等。
    13.选CDE 。
    【解析】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应该有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法,讲授和谈话是以语言传递为主。
    14.选BCD。
    【解析】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和探究。
    15.ABCD。
    【解析】 课堂教学不属于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分类。
    16.选ABC 。
    【解析】DE是两个重点,因此不选。
    17.选ACE。
    【解析】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布鲁纳的结构、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和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18.选AD。
    【解析】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征。
    19.选BDE。
    【解析】气质无好坏之分,因此排除A,而影响工作成就的应该更多的是人的性格因此排除C.
    20.选 CDE 。
    【解析】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论,三个维度是内容、操作和成果也即产物。
    三.判断题。
    1. 【解析】√。条件性知识就是指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2. 【解析】×。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3. 【解析】×。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4. 【解析】√。这是校本课程的地位。
    5. 【解析】×。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提出的第一个学制。
    6. 【解析】×。这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行为习惯或条件反射的过程。
    7. 【解析】√。爬山法是先设立目标,然后朝着目标方向走到与起始点临近的一点,逐步逼近目标的问题解决过程。
    8. 【解析】×根据卡特尔的理论,记忆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呈现一个倒U型的发展趋势。
    9. 【解析】√。陈述性知识描述了事物的特征及其关系,程序性知识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有关。
    10. 【解析】×。苛勒的顿悟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联系的。
    11. 【解析】×。辩证统一论是正确的。
    12. 【解析】√
    13. 【解析】× 这是注意的分配
    14. 【解析】× 这是心境具有弥散性
    15. 【解析】√。这是师德的目的
    四.简答题。
    1.【解析】
    (1)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简约性规律。
    (2)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辩证统一规律。
    (3)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4)知识学习与品德形成相统一规律。
    2.【解析】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寻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取运动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部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允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如用“牛”“羊”来代表真正的牛和羊等;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的、有情感的,即所谓的泛灵论;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⑤思维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出现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儿童认识的客体尽管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该阶段的儿童已经能进行逻辑思维,相对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其思维具有多维性,可逆性,在言语方面尽管这一阶段儿童能通过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但在获得或是使用此类概念时,需要自己的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的形象的支持。
    ①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②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③去自我中心
    ④具体逻辑思维(例: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其大小)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形式运算”是指对抽象的假设或逻辑进行逻辑转换。这一阶段儿童或中学生已经完全具备进行一下思维的能力:假设-演绎思维,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景,而且根据可能的情景(假设的情境)进行思维;抽象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系统思维,即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在心理上控制若干变量,同时还能考虑到其他几个变量。在此阶段,认知趋于成熟的儿童逐渐摆脱对具体事物经验的依赖,能够理解并使用相互关联的抽象概念。
    五.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上述课堂教学活动采用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在上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设问,引导学生对“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最后让学生掌握了“动物”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20 07:20 , Processed in 0.08239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