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2016年(2月23日)-教师网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9 23: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固然必须正视,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呢?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命
    C.灾难降临时的及时而智慧的选择非常重要
    D.教育可以在自然灾害中保护更多宝贵的生命
    2.许多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试图推行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和营销方案,都期望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就是一种体现。这本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运用要与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感情倾向相一致,如果仅仅在技术上简单地模仿和运用,缺乏文化上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再美的“元素”也只会开出“恶之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
    B.在广告中使用“中国元素”要适可而止
    C.在广告中彰显文化特色是重要的营销策略
    D.理解文化内涵是“中国元素”成功运用的前提
    3.英国银行协会每年都组织一个培训班,帮助银行职员识别假钞。在培训期间,学员们一张假钞也摸不到,训练时用的都是真钞,上课时讲的都是真钞的特点。专家们解释说,学员们通过反复接触真钞,手指、眼睛都习惯了真钞的感觉,以后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钞,就会感到特别不习惯。虽然他们对假钞的特征一无所知,但潜意识告诉他们:“这不是真钞!”据统计,接受了这种培训的职员,对假钞的识别能力要强得多。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潜意识是在不断的重复中获得的
    B.当信息缺失的时候更需要依赖直觉
    C.强化正确的信息有助于提高鉴别力
    D.接触过多的错误信息有可能干扰人们的判断
    4.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的文化内涵没有认识,文物保护的理念相对落后。事实上,每项工业遗产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工业遗产更是如同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载体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容器,凝结着社会经济、产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有些工业遗产,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东西,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文物保护理念应适应生产力发展
    B.文化研究应以工业遗产为突破口
    C.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D.工业遗产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
    5.影响一个地区长期或某段时期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人们至今还无法确切说明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但是可以断言: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讲,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至今仍然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更不足以引起冰期或间冰期等巨大的气候变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
    C.人类活动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
    D.人类对气候影响因素的了解与分析还不足够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即“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普通民众应有何作为”,接着以设问的形式回答了该问题,指出在灾害发生时保护我们的宝贵生命、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学会自救和救人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的。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D。
  • 2.D【解析】文段首先肯定了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的做法;接着用“但”字转折,说明如果缺乏对文化真正的尊重和理解,而只进行简单地模仿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D。
  • 3.C【解析】文段通过介绍英国银行协会在对职员的培训中采用反复接触真钞的方法来增强对假钞识别能力的事实,说明了对正确信息的强化有助于提高对错误信息的识别能力。因此本题答案为C。
  • 4.D【解析】文段中提到“每项工业遗产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但并不能推出“文物保护理念应适应生产力发展”,A项错误,排除;B项“文化研究的突破口”文中未提及,排除;由“有些工业遗产,……,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可知C项以偏概全,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D。
  • 5.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影响一个地区气候变化的因素多而复杂,接着用“但是”做转折说明——即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自然因素仍然是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A项不是文段的主要内容,C项说法错误,并不是“不足以对一个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而是“不足以影响地区性气候的基本属性”;D项是文段默认的一个事实,并非文段重点所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7 19:45 , Processed in 0.07580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