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3|回复: 6

2014 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题(附答案)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9 2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 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将其选出并把其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提出要把( )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A. 育人为本
    B. 优先发展
    C. 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
    2. 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有( )
    A. 能力
    B. 气质
    C. 需要
    D. 性格
    3. “教育”一词最早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学记》
    D. 《中庸》
    4. 小明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于是他选择去图书馆看书。这体现了动机的( )功能。
    A. 激活
    B. 维持
    C. 调节
    D. 指向
    5. 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最佳期,这反映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
    A. 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个别差异性
    D. 不平衡性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
    C. 传统文化
    D. 科学技术
    7. 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心”实质上是指注意的( )
    A. 分配
    B. 转移
    C. 分散
    D. 起伏
    8.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
    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 )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C. 自主运动
    D. 运动后效
    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 创造性
    B. 长期性
    C. 示范性
    D. 间接性
    10.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所体现的是( )
    A. 再认
    B. 追忆
    C. 形象记忆
    D. 抽象记忆
    11. 在学习过程中,前面学习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产生干扰时。这种作用是( )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幻觉
    D. 联觉
    12. 地方课程属于( )
    A. 一级课程
    B. 二级课程
    C. 三级课程
    D. 四级课程
    13. 在所有研究方法中,( )需要一线教师与研究者共同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A. 叙事研究法
    B. 行动研究法
    C. 个案研究法
    D. 观察研究法
    14.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15. ( )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A. 利托尔诺
    B. 孟禄
    C. 朱熹
    D. 沛西•能
    16. 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形态。其中, 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
    A. 卡特尔 流体智力
    B. 斯皮尔曼 流体智力
    C. 卡特尔 晶体智力
    D. 斯皮尔曼 晶体智力
    17.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 )
    A. 发展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 教育性功能
    D. 社会性功能
    1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体现了现代教育对( )的重视。
    A. 知识
    B. 技能C. 能力
    D. 经验
    19. 看小说时,在人脑中形成的相应形象的过程主要是( )
    A. 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 幻想
    D. 创造想象
    20. 能否自觉关注( )是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A. 任务
    B. 情境
    C. 教学效果
    D. 学生
    21.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 共青团
    B. 教导处
    C. 总务处
    D. 班级
    22. 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师德具有的特殊价值是( )
    A. 经济价值
    B. 激励性价值
    C. 规范性价值
    D. 伦理道德价值
    23. “我看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句话出自,说明了教学过程的规律。( )
    A. 赫尔巴特 发展性
    B. 夸美纽斯 发展性
    C. 赫尔巴特 教育性
    D. 夸美纽斯 教育性
    24.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 )
    A. 发现问题———检验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
    B.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C. 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验证假设———提出假设
    D.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验假设
    25.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A. 阿特金斯
    B. 皮亚杰
    C. 班杜拉
    D. 韦纳
    26. 现代教育评价更理念提倡( ),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A. 发展性
    B. 总结性
    C. 相对性
    D. 绝对性
    27. 学生在解决任务的时候,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这属于( )认知风格。
    A. 冲动型
    B. 沉思型C. 场依存型
    D. 场独立型
    28.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了解和研究学生
    C. 组织课外、校外活动
    D.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29. ( )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A. 群体规范
    B. 群体凝聚力
    C. 群体气氛
    D. 群体动力
    30.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应依
    法追究责任人的( )
    A. 民事责任
    B. 行政责任
    C. 刑事责任
    D. 法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36
发表于 2017-7-10 0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A. 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 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 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 以下属于想象的加工方式的有( )
    A. 黏合
    B. 夸张
    C. 典型化
    D. 比喻
    E. 拟人化
    3.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在( )
    A. 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 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 有利于人口迁移
    D. 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4. 关于学习动机的分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B. 根据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D. 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和附属内驱力
    E.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5. 思维的过程包括( )
    A. 分析与综合
    B. 比较与分类
    C. 抽象与概括
    D. 系统化与具体化
    E. 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6. 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 )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综合化
    C.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 重视能力的培养
    E. 重视个别差异
    7. 下列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B. 品德形成的标志是道德行为的形成
    C.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
    D. 皮亚杰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道德是从他律到自律发展的
    E. 品德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成分,即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评价和道德行为
    8. 一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
    A. 教学目标明确
    B.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C. 照顾到个别学生
    D. 教学方法适当
    E.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9. 课堂导入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
    A. 直接导入
    B. 直观导入
    C. 情境导入
    D. 问题导入
    E. 温故导入
    10.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
    A.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 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 未成年人自己独立地处理人际关系
    D.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E. 学生和教师担负所有责任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0
发表于 2017-7-10 02: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2. “活到老,学到老”反映的是教育的特征。
    3.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和。
    4. 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5.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是。
    6. 小学阶段是具体形象思维到思维转换的阶段。
    7. 意志品质中与任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8.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
    9. 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材料是。
    10.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体现了人的需要具有选择性。( )
    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属于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 )
    3.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也体现了教育的长期性。( )
    4. 发散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
    5. 杜威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说明他认为教育没有目的。( )
    6.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
    7.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
    8. 叙事研究仅仅是讲故事和写故事。( )
    9.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
    10.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
    五、名词解释
    1. 图式
    2. 课程
    3. 教学原则
    4. 从众
    5. 课外、校外教育
    六、简答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060
发表于 2017-7-10 03: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1.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2. 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 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4. 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5.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6. 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7.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8. 简述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七、论述题
    1. 试述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试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4.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 其优缺点有哪些?
    5. 试述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及其教育启示。
    八、案例分析题
    1.  在学习“杠杆原理”时,一位教师先出示概念,然后用实验验证,最后让学生做适应性练习;另一位教师则先让学生用扁担挑重物,然后让他们自己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上述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何不同? 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2.  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  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 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为什么?
    九、教育写作
    智慧天使、成功天使和爱的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三位到家里做客。天使说:“我们三位就去一位吧,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择我们中的哪一位。”  这位母亲思索了一下,决定把爱的天使请回家,她问:“ 哪一位是爱的天使? 请进吧。” 爱的天使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外两位天使也跟了进来。母亲惊讶地问:“  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 两位天使回答说:“我们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和智慧!”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师爱”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题目自定,题材不限。
    参考答案及解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110
发表于 2017-7-10 04: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项选择题
    1. D【解析】略。
    2. 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需要是个性心理倾向性。
    3. B【解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 D【解析】动机的指向功能是指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动机的指向功能。
    5. D【解析】最佳期又叫关键期,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
    6. A【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一个表现就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7. C【解析】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也叫分心。
    8. D【解析】题干考查运动后效的概念。
    9. C【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10. C【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在形象记忆中,一般人以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为主。
    11. A【解析】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12. B【解析】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其中,地方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13.  B【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14. C【解析】略。
    15. 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心理起源说的主张,其代表人物是孟禄。16.  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其中,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是晶体智力。
    17. 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18. C【解析】略。
    19.  B【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这是再造想象的过程。
    20. D【解析】自觉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之一。
    21. D【解析】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2. D【解析】略。
    23. C【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规律,是由赫尔巴特提出来的。
    24. B【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25. C【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由班杜拉提出的。
    26. A【解析】略。
    27. A【解析】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弄清楚就开始解答。
    28. A【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
    29. 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群体凝聚力的内涵及意义。
    30. C【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
    二、多项选择题
    1. BCDE【解析】略。
    2. ABCE【解析】想象的加工方式主要有黏合、夸张、拟人化和典型化。
    3. ABCD【解析】教育对人口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2)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3)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4)有助于人口迁移。
    4. ABCDE【解析】略。
    5.  ABCD【解析】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6. BCDE【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故B、C、D、E  项均为共同的发展趋势。
    7. DE【解析】D 项内容与提干要求不符;E 项描述错误,品德心理结构包含的四种基本成分分别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8.  BC【解析】教师上好一节好课的标准有以下几点:(1)使学生注意力集中;(2)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考生需区分“一节好课的标准”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9. ABCDE【解析】课堂导入的类型主要有六种,即直接导入、温故导入、直观导入、问题导入、实例导入和情境导入。
    10. ABD【解析】略。
    三、填空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343
发表于 2017-7-10 05: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终身性
    3. 安吉尔 詹姆士
    4. 教育目的
    5. 人脑 反射
    6. 抽象逻辑
    7. 意志的自制性
    8. 上课
    9. 先行组织者
    10. 倒U 型曲线
    四、判断题
    1.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需要的层次性。
    2. ✕【解析】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发现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其中,个别化学习模
    式包括程序教学、掌握学习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3. √【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也体现教育的社会属性,
    即长期性属性。
    4.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5. ✕【解析】“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
    目的。
    6.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德育的导向性原则的基本涵义。
    7. √【解析】略。
    8.  ✕【解析】教育叙事研究并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的
    发现和揭示过程。
    9. √【解析】略。
    10. √【解析】略。
    五、名词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93
发表于 2017-7-10 05: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2.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
    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
    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3.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4.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5.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 (1)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2)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3)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4)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3.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①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②合理编排教
    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
    (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
    (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4.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民发展学说。
    5.  马斯洛是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富有影响力的需要理论。早期,他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里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
    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后来他又补充了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两种需要。马斯洛对以上七种需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6. (1)复习时机要得当。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2)复习方法要合理。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②复习方法多样化;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①复习内容的数量要适当,就是说一次复习内容的数量不宜过多,因为,学习内容的数量与复习的次数及所用的时间是成正比增长的;②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即达到150%的学习(过度学习的材料能避免遗忘),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7.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8.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七、论述题(答案要点)
    1. (1)教师方面: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⑤发扬教育民主;
    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⑧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①正确认识自己;②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②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2.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3. (1)有效的说服。①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②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③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2)树立良好的榜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的集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①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②应选择恰当的奖励物;③应强调内部奖励。
    4.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②有利于学
    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④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
    用;⑤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班级授课制的不足: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④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⑥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5. (1)多元智力理论是加德纳提出的,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
    七种智力是:①言语智力;②逻辑—教学智力;③视觉—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运动智力;⑥人际智力;⑦自知智力。1999  年,加德纳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认识自然智力,它是认识自然,并对我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后来,他又提出了第九种智力,即存在智力,指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等问题的倾向性,如人为何到地球上来,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是怎样的,别的星球有无生命,以及动物之间能否相互理解等。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其主要影响如下:①积极乐观的学生观;②科学的智力观;③因材施教的教学观;④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
    八、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 (1)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灌输式的思想,即注入式教学方法思想;而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则体现了启发式的思想,即启发式教学方法思想。
    (2)第一位教师重结论、轻过程,他从主观出发,把学生当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起着信息载负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仅仅起着记忆器的作用。
    (3)第二位教师重结论、更重过程,他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综上,第二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将会给学生带来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启示作用。
    2.  (1)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九、教育写作(写作思路)
    首先,阐述对“爱”的理解。其次,结合相关教育知识,阐述“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举例说明。第三,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对一名教师而言,比学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和爱心,深爱每一个孩子,理解每一个孩子并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孩子幼小的心灵,这就是教育的艺术。最后,点明主题。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作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博爱的心,方能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08:33 , Processed in 0.084354 second(s), 6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