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面试备考面试真题解析(408)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2 1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校园内开展感恩讲座是流于形式,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园内开展感恩讲座,无疑是推行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甚至说是在制度化、应试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有效嫁接了创新型、素质型教育。并且,其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自觉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至于有人说这是流于形式,无疑是彻底否定了其积极意义不乏有些过于苛刻,总的来讲,此类讲座有总比没有要好,而是否真的流于形式,关键还在于其后续的延展性和持续性如何。
    何谓流于形式?在我看来,就是过于注重过程而忽视结果,重视了开展此类感恩教育活动的过程,却忽略了是否真的提升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之所以有人认为它是流于形式,其实也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因素。一方面,社会上不乏存在这一现象,校方对于感恩活动的审批大幅度降低准入门槛,甚至一路绿灯畅通无阻,更有甚者,校方与演讲团体已经形成牢固的利益团体,以感恩讲座为托词,实则变相售卖低质劣质书籍,以此谋取暴利,变了味的感恩讲座,自然反馈较差;另一方面,诸如感恩讲座等此类感恩教育活动,往往凭借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造势,声势浩大,受众较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过大暂且不说,往往形成商业化的宣传推广活动,或三分钟热度,活动的持续性、延展性明显不足,至于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进而学会知恩、感恩、报恩的文化内核却无人问津。
    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形成优势合力。一方面,家庭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身的言行,言传身教,进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应丰富感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好隐性课程如学校广播、校内大型活动等,以更多更细更精的方式让感恩教育活动鲜活起来。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孩子回馈社会、反哺社会的感恩意识,进而将其有机融合为自身的价值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23:01 , Processed in 0.06669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