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面试热点:集体跪拜式孝敬不如平时善待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2 12: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点概述】
    材料1:2015年1月11日,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为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有学生家长表示,如此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很感动。
    材料2:在母亲节临近之际,2015年5月7日,永嘉县一小学为倡导孝心和感恩的心举办集体为母亲洗脚活动,在操场上,40名小学生在洗脚技师指点下,帮自己的妈妈洗脚。
    【点评】
    每逢开学季或是感恩节日,许多中小学举办一些给父母洗脚、磕头之类的活动,以期培养孩子乖巧、听话、孝顺的性格。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这种育儿观念从古至今就一直压在公众头上,成为代代相传的一个沉重负担。通过集体跪拜等来表达孝敬,如此感恩教育容易陷入应景泥淖,规模化的孝敬不如变成平时的善待父母。从情感上讲,无论学生为长辈洗脚捶背,还是集体跪拜,都属于感恩范畴,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这样做,总让人觉得不是滋味。集体跪拜不是不好,父母感动也不是不真,这一时的感动恰恰折射出平日对“孝敬”二字执行的缺失来。感恩教育和孝敬文化,功夫当多下在平时,而一到节日想起来就搞一下,很容易流于形式。
    孝敬和感恩,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真诚表达。学校的教育,更该以此为初衷,而不该陷入形式主义,让效果打折。学校当多鼓励学生在平时下足功夫善待父母,节日里通过合适的方式“加温”一下即可,而不必急火猛攻。否则对学生来说,既容易形成“突击”孝敬的习惯,也容易变成学校“秀”的因子。当前,这样的活动已渐渐被一些学校的所谓感恩教育裹挟成了一个工具、一场秀,正面效果式微,形式主义反而升腾成了一道异样风景。
    总而言之,集体跪拜式孝敬不如平时善待。我们一方面肯定“学生给家长洗脚”、“学生集体跪拜父母”等行为在精神上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要认真体会逢节日家长就被“洗一次脚”、被“跪拜一次”的尴尬。要知道,真正的孝敬和感恩,重在精神,而非形式,更多在举止和心理,而非张扬在规模和突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30 09:30 , Processed in 0.0672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