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9|回复: 0

2016年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当今的“最”文化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2 12: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资料】
    如今,很多人、物、事因为某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便被网民随意安上了“最×”的标签。既有传递正能量的“最美”。也有颇具调侃意味的“最萌身高差”、“最牛辞职信”,面对于“最×”标签下的“最”文化,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过量的信息包围着。任何信息,要想抓住读者的眼球,得有个响亮的名头不可,因此很多人、物、事因为某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便被网民随意安上了“最×”的标签。本是网民的无心为之,但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却让人见识了“最”文化强大的“吸睛”功能。因此,一些人为了功利性目的,开始利用炒作、造假、包装等各种手段,人为地制造出各种“最”来,“最”文化也更加流行起来。
    “最”的创造,论可操作性,可以简单速成,一旦找到噱头,参与者各尽其能,各取所需。从效果来看,总能吸引大量眼球。而从审美上看,一些人之所以喜欢给一些东西贴上“最”标签,其实是单薄的想象力和乏善可陈的创造力在作怪。因此,作为旁观者,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最”文化,也就无须大惊小怪,明白其中的门道就行了。
    当然,“最”文化并非都是浮夸的。比如,作为企业,追求产品质量最好,追求服务质量最优,追求最佳的生产工艺,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前述的“最”文化实质是贪图形式之美、声势之壮,而不管实际效益和影响如何,而后面的“最”文化,追求的则是效用上的“最完美”、路径上的“最适合”。如果任由前面那种浮夸的“最”文化流行,只会助涨社会的浮躁风气。而一个国家要强盛,一个社会要发展,则确实得有点后面那种踏实的“最”文化。
    遗憾的是,如今的媒体上,到处充斥着浮夸的“最”文化的新闻,缺少的是对“追求产品质量最好”等“最”文化的报道。媒体的煽风点火,为各种不知是真是假的“最牛”“最大”“最萌”提供了宣传的平台,而普通人的围观则进一步助推了这种浮夸的“最”文化的流行。我们呼吁媒体,不要做炒作者的推手,而要做干事者的帮手。作为普通人,面对流行的“最”文化,则应该多点冷静思考,少点起哄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 18:30 , Processed in 0.05309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