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真题—高中信息技术(二)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6-30 00: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正在紧张进行中,面试真题及答案陆续发布中,请大家及时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获取最新资讯。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考题
       

2017052204212664727.jpg

2017052204212664727.jpg

    二、考题解析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的基本特征》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信息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有谁能说出刚才响起的优美的铃声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吗?学生回答:“要上课了。”不错,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我们身边到处是信息,只要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信息,比如:教室里老师的板书,我们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新闻联播,十字街口的红绿灯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信息都具有哪些特征?
    (二)新课讲授
    案例一:播放视频,视频当中的内容包括:翻开我们的课本,里面记录了各种信息;打开电视,电视台向我们发送了各种信息;古时候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快马传书,现在的电话、传真、网络,这些全都为我们传送了信息。
    教师提问“上述视频当中都涉及到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授信息的普遍性和无限性的特征。
    案例二:据气象专家预测,今年我市将迎来有史以来最炎热的夏天。某电器销售公司立即从各大空调厂家进了大批空调,从5月份到8月份该公司赢利总额超过了1至4月份的两倍。
    通过上述案例教师讲解信息的价值性。
    案例三:萧伯纳“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教师提问“苹果和思想分别代表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授信息的共享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追问,“刚才老师的讲授大家都听见了吧?电视上的节目只有一个观众可以看到吗?”讲授信息的可传递性!
    案例四:我这里有一张麦当劳的优惠券,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我现在可以用它去麦当劳消费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解信息的时效性特征。
    教师设置一个问题“除了这些,信息还具有哪些特性,并举出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完成之后,会给出回答,如真伪性、可增值性、依附性……”。
    (三)巩固提高
    教师屏幕展示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案例一:“口说无凭”指的是说过的话无据可查,在进行重大交易时,往往需要签订书面协议。(载体依附性)
    案例二:通过卫星信号,我们可以在家中观看北京奥运会的精彩比赛。(传递性和共享性)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请同学们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说出一个信息的特征,并说出一个相对的案例。
    作业:列举生活中的案例,并指出其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板书设计
       

2017052204231262027.jpg

2017052204231262027.jpg

    答辩题目解析
    1.请再列举两个信息的其他特征并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相对性: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同一个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于其自身素质、修养、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说明信息具有价值的相对性。
    真伪性:诸葛亮的“空城计”,手机上经常收到的中间短信等等,都是不真实不可信的信息,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
    2.请你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做到如下三点: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所以教师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努力创造。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加强对好奇的事物观察,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进行思考。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考,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2:23 , Processed in 0.07290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