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2016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点(九)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6-30 0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为11月5日,准备参加本次考试的小伙伴已经进入了备考进程,为帮助大家复习备考,文都教师考试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考点",供大家复习备考。
    1.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的基本特点。
    2.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一理解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检验假设
    3.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为代表。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家庭、学校与社会都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环境因素。
    (2)智力——创造性和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和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7.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30 07:24 , Processed in 0.09355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