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2|回复: 0

2016教师资格国考《幼儿综合素质》单选强化训练题(三)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6-29 23: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已经尽在眼前了,考生们现在是越来越紧张,不知道自己复习的如何,为了检验大家的复习成果,小编给考生们整理了笔试备考方面精选试题,大家可以测试一下,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各位考生笔试顺利通关!
    1.经A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防疫部门的专家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症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以下哪项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专家的预测?(    )
    A.在A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
    C.与和人的接触相比,健康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的宠物接触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答案】D。如果D项判断为真,又根据题干,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这就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推测。故选D。
    2.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
    A.社会发展
    B.儿童发展
    C.学科发展
    D.经济发展
    【答案】B。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内容。
    3.美国心理学家(    )用双生子楼梯的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
    A.艾宾浩斯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埃尔金德
    【答案】C。
    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神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C.“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
    D.“左联五烈士”是一九三一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秘密杀害的五位革命作家,他们是柔石、殷夫、冯铿、胡也频、李伟森
    【答案】B。“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加工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明代凌漾初在“三言”的直接影响下写成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5.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    )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答案】A。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换质法得出的结论。
    6.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的情况如下: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乙是德国人,还会说汉语;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法语;戊是日本人,还会说德语。
    请问如何安排?(    )
    A.甲丙戊乙丁
    B.甲丁丙乙戊
    C.甲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乙
    【答案】D。首先题干上说五个人安排坐在一张圆桌,则每个人都有两个邻座。甲会说英语也会说汉语,所以必须得和一个懂英语或者懂汉语的人座位相邻,只能是丙、乙。故选D。
    7.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    )。
    A.主观意识
    B.集体世界观
    C.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
    【答案】D。
    8.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的分析是(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因果分析
    D.系统分析
    【答案】A。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事物是什么”。
    9.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对文中加横线的两个“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变异的原因
    B.两个“这”指代一样,都指一般博物学家的看法
    C.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变异的原因,第二个“这”指代“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作为唯一可以引起变异的原因”
    D.两个“这”指代不一样,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
    【答案】D。要搞清代词所指代的对象,首先要看清它在句中的位置。指示代词“这”一般指代与其距离最近的内容,因此第一个“这”指代一般博物学家对变异原因的看法,第二个“这”指代“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故选D。
    10.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
    A.事例
    B.史实
    C.数据
    D.谚语
    【答案】D。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谚语属于理论论据,事例、史实、数据属于事实论据,故选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 01:36 , Processed in 0.04469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