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0

山东农信社面试技巧:攻克大脑空白症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6-27 23: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面试考生在第一轮实战中,最常说的就是:“纪老师,我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老师在这里告诉广大学员:大脑空白症不是绝症,不用担心。
    一、心理调节很紧要
    在跟学员的接触中,会发现每个学员的心态都不一样,有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有的志在必得;有的压力巨大;有的热衷攀比等,总之,每个学生都在面试前有一种心结,有很多纠结,这些潜在的阻碍造成了大脑空白症。老师提醒:面试老师在实战训练前,应该首先了解这些状况,摸清学员的心态分布图,然后对症下药,调节到最适合考场发挥的轴心状态。否则考生答题就是套路化、模式化、总在想套路是什么,而没有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本色和特质,这也是面试考官最反感的。
    二、熟能生巧通大道
    心灵打开后,学员看问题的角度,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跟着转变,越来越趋近考试的要求,在语言表达上,更能畅所欲言,更愿意悦纳自己,争取做最好的自己,愿意从心底接受教师的帮助,此时要教授答题的重要思路,并向学生解释背后隐藏的教学体系的严密性,学生知其然也知所以然,自然不会去背思路,而是去消化、去理解思路。真正理解了思路的妙用,在回答同一类题目或者变形题的时候,就可以驾轻就熟,愈加娴熟。大脑空白症出现的几率就控制到最低。
    三、个人特色最紧俏
    心态调到最佳,思路理解,运用自如,最后一个阶段就要加入个性化的元素,试图让学员突破套路,自称体系。个性化的元素是教师在前两个阶段留心观察、跟踪记录的结果,有的考生刚毕业,理论水平较好,实际经验不多,面对人际压力,回答泛泛,这时候要多以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做诱导,说明一些具体化、生活化的人际交往方式,供学员参考;有的考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接触实际较多,理论化条理化不强,要善于从具体的活动或事件入手,然后归纳出条理、逻辑;在这个过程中,学员自身很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凸显,甚至惊喜地顿悟:“老师,我知道怎么能答好题了,我觉得头脑很清晰,对自己很有信心,非常愿意表达。”这个阶段学员是在对自己最大肯定的基础上肯定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14:15 , Processed in 0.05309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