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答案(文字版)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国考笔试已经结束。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在考试结束后发布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答案(文字版),方便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了解自己本次教资国考笔试的难点、盲点,对相应科目的成绩进行估分,并为即将参加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的考生们提供复习材料和做题思路。更多教师资格证资讯,敬请持续关注本网站!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 夸美纽斯的著作是《大教学论》他提出了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详细阐述了学制和班级授课制。故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 】教育具有永恒性,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故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的转换调整和变化,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D
【解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张培养“自然人”,其代表作《爱弥尔L》。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具有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是因为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B
6、【答案】C
【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故正确答案为C
7、【答案】D
【解析】李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是遵循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A
【解析】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社会性发展、品德完善的需要决定的,故正确答案为A
9、【答案】C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对象的间接性;认识方式的简洁性是引导的认识。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A
【解析】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为主,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故正确答案为A
10.【答案】A
【解析】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初中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为主;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故正确答案为A。
11.【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故正确答案为B。
12.【答案】A
【解析】 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和心理技能的发展存在某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条件,这种行为和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会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A
【解析】 知觉的整体性指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个体将图片知觉为两个三角形和三个圆形,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图形信息形成的,符合知觉的整体性。故正确答案为A。
14.【答案】C
【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2岁- 18岁个体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A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强烈的、变化的刺激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对重点知识在语音、语调上的运用强烈的、变化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注意到教学重点,属于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而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但容易使学生注意黑板边缘,而不是知识本身,不属于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故正确答案为A。
16.【答案】B
【解析】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新信息与其他信息建立的联系越多,就越容易记忆。对于缺乏内在联系和意义的材料,可以采用人为添加意义的方式。题干中地理老师为教学生记忆“乞力马扎罗山”,将之称为“骑着马打着锣是对缺意义的材料人为添加意义,属于精细加工策略,故正确答案为B。
17.【答案】A
【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题干中把英语老师先让学生学习上层概念,后学习下层概念,再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当下层概念纳入到原有上层概念中,属于下位学习。故正确答案为A。
18.【答案】B
【解析】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例如人对新异事物会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对不认识的事物会有新奇感和疑虑感,再解决疑难课题时,就会产生喜悦的情感;遇到问题尚未解决时,会产生疑虑的情感。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坚信等,对谬误和偏见的蔑视等,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题干中小明的情感体验属于理智感,故正确答案为B。
19.【答案】D
【解析】强迫性障碍又称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的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为缓解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服从性的从事该行为。题干中学生表现为强迫行为,属于强迫性行为,故正确答案为D。
20【答案】D
【解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经过不断练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可以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也能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是形成良好的道德习做。故正确答案为D。
21【答案】C
【解析】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尔塔效应”。是指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去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对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化,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题干所述为期待效应。故正确答案为C
辨析题
22.【解析】此观点错误。
(1)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提高的过程。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开端。
(3)作为一名教师,应意识到品德的构成要素具有多种开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23.【解析】
(1)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递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2)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防止两种极端倾向。
(3)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传递科学知识,还要贯穿思想品德教育,将知识和思想品德结合起来。
24.【解析】此观点错误。
(1)记忆的三级模型包括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
(2)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是有限的。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进入长时记忆,得以继续保存;如果它们得不到复述,就会很快消失掉。因此,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
(3)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重要的知识进行复述,使得重要知识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得到长期保存。
(4)综上所述,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题干观点错误。
25.【解析】此观点错误。
(1)强化有正负之分,负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的刺激增强行为反应的概率。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2)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为反应的概率,而惩罚的目的是消除或抑制某行为反应。二者本质不同。
(3)因此,负强化和惩罚本质并不相同。
26.[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主要领域包括了(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27.[解析]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包含以下方面(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2)全班学生的全面教育引导工作;(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4)组织引导班级活动。
28.[解析]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其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社会互动性、主动建构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常常需要通过与其助学者组成的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
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同时,知识不可能脱离情境而存在,因此,学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己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9.【解析】(1)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2)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想和自系。
材料分析题
30【解析】材料中教育局的改革措施违背了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具体分析如下:老师(1)违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育理念指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材料中市教育局制定出的“以学生成绩、升学率"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只注重了学生的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2)违背了均衡发展的理念。材料中教育局对评价的所谓的高效益"学校,由政府出面对这些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不利于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3)违背了义务教育不能设立重点校、非重点校的理念。材料中对学校进行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分级,违背了法律规定。作为一名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贯彻义务教育发展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1.【解析】
(1)贾德在该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概括化理
(2)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景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他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运用于后面的学习中。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迁移效果也越好。
(3)根据该理论得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经验的类化。
(4)该理论对教学的主要启示是:根据概括化理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学习与掌握。这些原理掌握的程度越高,迁移到类似问题中也就越明显的效果
更多教师资格资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直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轻松过关系列课
>>>推荐阅读:文都教师资格泉题库上线啦:备考刷题利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