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事业单位申论:题目的作答范围你审对了吗?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4-24 18: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申论文章《题目的作答范围你审对了吗?》,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很多考生在作答申论的时候比较期待的是每道题目都会在题干中明确好作答范围,否则会感觉若不限定范围,那么答案过于宽泛,导致自己无法精准定位材料,从而加大题目作答难度。那么,题目的作答范围到底什么时候限定,什么时候未给限定?如果题干未给限定,我们是否可以人为进行限定?今天,主要与广大考生一起分享一下关于题目作答范围如何精准确定的问题。
一、作答范围在题目中的呈现形式
(一)明确限定范围
示例:
请根据给定资料“3-5”,概括造成我国公民文明素养低的原因。
分析:
当题干中出现“根据”、“依据”、“针对”、“结合”等字眼的时候,基本可以确定其后面呈现的材料范围为本题的作答范围。
(二)未明确限定范围
具体来讲,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情况:
1、部分限定范围
示例1:
“给定资料6”中提到“全民阅读立法不是对个人阅读的干涉,而是一种保障”。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可以发现题干只是说明我们的分析对象——“全民阅读立法不是对个人阅读的干涉,而是一种保障”,这句话来自“给定资料6”,并未说明答案也是全部来自“给定资料6”,所以我们只能肯定资料6中必会出现答案,但是其它材料依然可能出现。
示例2:
请你概括“给定资料5”反映的主要问题,并谈谈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建议。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建议切实可行、有条理,不超过350字。
分析:本题为一题两问,但是我们要注意范围陷阱,题干只是指出第一问的问题来自“给定资料5”,并未说明第二问的对策也来自“给定资料5”,所以我们需要仔细审清题干,如果审题过于粗糙,很可能第二问的答案有所遗漏。
2、完全未限范围
示例:请阅读给定资料,概括造成交通拥堵发生的原因。
分析:通过审题干,可以明显发现答案来源于所有的给定资料。
二、如何予以应对
各位考生需要明确一点,即使题干未给限定作答范围,我们也可以自己人为进行限定。在这里主要给各位考生介绍以下两种方法:
1、根据其它题目进行限定
示例:试卷共有8则材料,三道非作文题,若第一题未限定作答范围,第二题题干明确答案来自“3-4”,第三题答案来自“5-7”。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粗略的认为第一题的范围来自“1-2”的概率很大,然后再根据材料阅读进行最后的范围缩小。
2、根据题干关键词进行限定。
示例:请你根据给定资料,概括造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
分析:通过阅读材料发现,材料主要围绕“城市病”问题展开,材料“1-2”讲的是环境污染问题,材料“3”讲的是人口拥挤问题,材料“4-5”讲的是交通拥堵问题,材料“6-7”讲的是国外解决大城市病相关的成功经验,材料“8”为理论型材料,讲的为我国治理城市病问题的宏观愿景。考生通过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即使题干未明确作答范围,我们依然可以找出题干关键词为“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而只有给定资料“4-5”反映的是交通拥堵问题,二者关键词保持一致,我们依然可以确定本题的作答范围为给定材料“4-5”。
通过对以上示例以及不同情况的分析,希望广大考生可以了解如何让自己在考场上的作答压力减小,如何让自己能够更加精准的定位答案,如何让题干与材料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关系。总之,题目的作答范围我们若从题干无法直接明确,完全可以人为进行筛选。希望广大考生可以仔细思考,明确好答案来源,取得佳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5 19:10 , Processed in 0.075616 second(s), 13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