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10 03: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
2.A
【解析】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课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掌握基础的同时要求个性发展,开设选修课。
3.A
【解析】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4.C
【解析】略
5.B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6.D
【解析】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
7.A
【解析】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因此,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8. B
【解析】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③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9.C
【解析】略
10.B
【解析】注意区分两本著作。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1.B
【解析】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12.D
【解析】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上。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13.C
【解析】略
14.C
【解析】教育是文化的一种,但教育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15.D
【解析】心理断乳期:13、14~16、17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16.A
【解析】本题考察这几个易混概念的辨析。教育目的是国家层面的,培养目标是学校层面的,课程目标是学科层面。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师层面的。
17.B
【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巳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
18.A
【解析】略
19.B
【解析】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从三个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
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
第三,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由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0.C
【解析】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