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4|回复: 0

2018年事业单位招聘医学基础知识: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6-24 23: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常考考点。事业单位考试网(www.chiasydw.org)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防治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能对疾病产生防治效果的作用。
    (2)不良反应: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反应等。
    ①副作用:也称副反应,指在正常治疗剂量范围内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特点:一般不严重,可预知,停药后可消失。副作用是固有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②毒性反应:指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引发的对机体有较严重危害的反应。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或难逆转,但多数可预知,也应避免。
    ③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低于治疗效应的阈浓度时仍然残存的其他效应。
    ④变态反应:因用药而引发的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的特点: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固有作用无关;药理拮抗药治疗无效;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
    ⑤依赖性: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也称心理依赖,是指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别渴求,用药后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躯体依赖,也称生理性依赖或成瘾,指用药者被迫性的要求连续定期使用某种药品,以缓解躯体症状或得到欣快感,否则可产生戒断症状。
    ⑥反跳现象:指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突然停药后,原来症状复发并加剧的现象,多与停药过快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1 20:15 , Processed in 0.05390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