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面试热点:公众健康意识的培养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6-6 1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之《公众健康意识的培养》,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
据4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从“小龙虾实为小虫虾”“无核葡萄抹了避孕药”到“吃大盘鸡能感染禽流感”“紫菜是塑料做的”,食品安全谣言之所以层出不穷、“圈粉”无数,不仅与造谣者违法成本低有关,也与广大民众缺乏辨识真伪信息的素养、对这类谣言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有关。要击碎“舌尖上的谣言”,亟待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即每100个15岁到69岁的人中,约有10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尽管这一数字较之前几年已在稳步上升,不过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国家卫计委联合九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饮食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统计显示,微信用户平均每天在微信平台上阅读5.86篇文章,排名第二的就是健康养生类文章。而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大部分人对手机上疯传的食品安全类信息多抱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甚至乐于分享“致癌提醒”“养生信息”等链接。这样一来,很容易助长谣言的扩散。事实上,很多谣言得以大肆传播,钻的就是受众关注健康但又难辨真伪的空子。
公众健康意识的培养、健康知识的积累,更有赖于政府部门、专业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等形成合力。科普的内容本身往往是枯燥的,远没有忽悠人的谣言那般吸引眼球。最大程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需要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用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更灵活多元的沟通手段,帮助公众增强辨别真伪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健康认知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4 06:07 , Processed in 0.0530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