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6|回复: 1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年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考点:认知过程

[复制链接]

5887

主题

588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53
发表于 2017-4-11 14: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认知过程
    一、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4.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一)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二)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四、记忆
    (一)记忆的分类
    1.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
    (1)形象记忆(2)情绪记忆(3)语义记忆:(4)动作记忆
    2.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陈述性记忆(2)程序性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4
发表于 2017-4-11 15: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三)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五、思维
    (一)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1)直观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1)直觉思维(2)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1)聚合思维(2)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1)再造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1)经验思维(2)理论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创性。
    六、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2.迁移3.定势4.功能固着5.原型启发6.动机的强度
    七、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6 11:41 , Processed in 0.08094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