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8 16: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
因此,答案选D。
40.【答案】A. 解析:亚健康状态症状包括,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动辄发火,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工作、学习、娱乐、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等。故本题答案选A。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单项选择题
41.【答案】A. 解析: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是:①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②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③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④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总体来说学生的注意力发展特点是一个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的过度。B、C、D三个选项都是不正确的。
42.【答案】A. 解析: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3.【答案】C. 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
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
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这体现的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44.【答案】B. 解析:老师的这种做法是肯定违法。但是情况要视情节轻重而定,如
果只是几封,构成侵犯隐私权,要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如果是很多封,或者是多人次,
当然构成侵犯隐私权,但还可能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可以报案,也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学生也有隐私权,通信自由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没有干涉的权利。故本题答
案选B。
45.【答案】B. 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袁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原反应联结袁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46.【答案】C. 解析:尊重学生的个性,做有特色的学生,有特色的老师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是人而不是机器,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出发点,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故本题答案选C。
47.【答案】D. 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是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包括语音的示范 动作的示范和书写的示范等几个方面。演示教学法-教师通过向学生演示生物体的实物和实物的真切描绘物,传播生物学知识的方法,称为演示教学法。题干所述符合情景教学法,故本题答案选D。
48.【答案】C. 解析:本题是概念题,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故本题答案选D。
49.【答案】C. 解析:机体的部分机能受损或者缺失后,其他方面将超常发展对其进行补偿。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故本题答案选C。
50.【答案】A.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
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故本题答案选A。
51.【答案】A. 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
52.【答案】A. 解析: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教育发展蓝图。因此本题答案选A。
53.【答案】B. 解析: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54.【答案】B. 解析:我国的奴隶社会主要是指秦朝之前的夏商周时期,中国夏商周三代的教育基本上是以西周的六艺教育,主要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个方面。而且到了商代,有专门教育贵族子弟的场所。
55.【答案】A. 解析: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选项B,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和其学生克伯屈。选项C,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社会改造主 义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金蒂斯、布厄迪等。选项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56.【答案】C. 解析:在教学中,学生的直接经验是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所获得的认识;而间接经验则是通过书本或他人那里所获得的认识。对于整个人类发展的过程来说,学生不管以任何方式学到的知识都是人们已经发现的,都属于间接经验;但是对于学生的认识过程,他们亲身体验,亲身探究得到的知识都是直接经验。所以C选项应该是直接经验故错误。
57.【答案】D. 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58.【答案】B. 解析: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故选项A错误。选项B教学改革就是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代替现有的模式,这句话过于绝对所以也是错误的。选项D,教师要掌握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所以选项D也是错误的。
59. 【答案】C。解析: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 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 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只有C项是探究性教学。
60.【答案】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恒常性。题干中的知觉远近不同即为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感觉他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指映像保持稳定不变。
三、多项选择题
61.【答案】BCD。解析: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在职进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途径。
62.【答案】BCD。解析: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受教育权包括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平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63.【答案】AC。解析: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64.【答案】ABCD。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65.【答案】ABCD。解析:是成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条件: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规定,如语言表达能力。身体状况等。
四.正误选择题
66.【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故本题判断错误。
67.【答案】A。解析: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但有效度就一定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信度是指其可信度,既是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效度是指能够多有效的表示所需表达的含义。以一份量表(测量智力,记忆力之类的标准化试卷)为例,其信度就是指同一个人在几次参加同一份试卷的考试(假设此人并未有改变)分数不会有大的差异,而效度是指这份试卷能勾多大程度测量你的智力水平。再如,用一把尺子来量一个人的体重,其信度是有的,但是没有效度。如果一个事物具有效度,那一定具有信度,反之则不然。故本题判断正确。
68.【答案】B。解析:有偿家教违背了爱岗敬业、献身教育这一师德的基本要求,偏离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异化了师生关系,扭曲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一师德的人格力量这不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故本题判断错误。
69.【答案】B。解析:对内向和外向性格的优劣判别,专家们的意见不太一致。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认为内向者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而外向者则把心理能量或者兴趣指向环境中的一切。我们可以看出,外向的人对环境的变化比内向的人要敏感和迅速一些,但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故本题判断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