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3|回复: 2

201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训练十七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23: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合写作题
资料1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研究员W说,如果把城市看做一个人的话,那么城市病就是这个人得的5种病。
首先是肺出了问题。城市需要绿地来新陈代谢,供应氧气,消化二氧化碳,然而现有的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人行道绿地、城市农业、城市林业等,无论从结构还是功能来讲,都还不足。
其次是肾的问题。城市需要湿地,水体、河流、湖泊、池塘把城市里的污染物、有毒有害的物质净化掉。然而目前城市里的很多坑塘、河流都已被填掉,剩下一些不流动的死水。
接下来是脾。地表、建筑物表面都被水泥、柏油密封,导致降水不能有效地成为地下水,同时还将地面脏物冲到河水中致使水污染加重。没有绿地导致热岛效应变高,空气污染等问题便接踵而来。
另外,口也存在着问题。W指出,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口,包括废气、废水、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排放后本可在大自然中完全降解。但是城市排放太多,只能将其转移到农村,比如污水流到农村、垃圾运到郊区等,这又加重了城市周边农村的污染。
最后,是脉的问题。一个正常有机体的血脉经络本应通畅,但是目前主要交通干道的堵塞却使城市这个有机体不再通畅。他认为,一个比较健康的城市应沿着主要的交通动脉发展,靠轻轨和地铁与周边城镇、产业园相连,产生的边缘效应,这样才意味着脉打通了。
“肾、肺、脾、口、脉不健康,这就是我们讲的城市病。”W说。
资料2
近年来,流动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的问题非常突出,不少城市已感到不堪重负。2011年10月9日发表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在对全国人口分布趋势的预测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内地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10年累计需转移农村人口1亿以上;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3大都市圈将吸纳新增城镇人口4000多万,城镇总人口约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25%。为促进人口城镇化健康发展,报告建议强化人口发展规划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建立重大专项规划衔接机制、重大工程项目人口评估机制和人口预警机制;完善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信息管理,建立人口信息共享、动态更新机制,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应用。
此外,报告还提出构建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合理分布的体制机制,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就业,统筹推进户籍、社会、土地等相关制度改革,制定差别化的人口迁移管理政策,构建有利于人口聚集的财税管理体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流动迁移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实施流动人口市民化工程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工程。
资料3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命脉,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加上城市车辆数目的急剧增长,车辆与路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杭州现有常住人口810万人,截至2010年底,杭州市区的汽车保有量已达69.15万辆。近三年,杭州新增近29万辆车,汽车保有量猛增70%。随着车辆上牌数持续增长,预计今年杭州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80万辆,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状况将比过去更为严重。而杭州的交通资源配置尚未到位,地铁仍在建,快速路网未成形;每年还有30万人在驾校学习,随时准备加入这座没有交通平峰的城市。因此,杭城交通拥堵将进入常态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近几年来,杭州实行交通“人性化管理”,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取消私家车上牌限制、试行单行线、实行“公交优先”、开通快速公交线、推行“免费单车”、实施“停车新政”等等。但目前来看,杭州交通管理仍面临一些问题:当前地铁工程全线开工,一系列道路建设整治工程全面铺开,给城市交通带来了阵痛,使交通管理工作更为困难;公交分担率还不高,城市道路交通正陷入“公交车快不起来、准不起来——公交分担率下降——电动自行车、小轿车等个人交通工具增多——公交更慢、更不准——交通更加拥堵——公交分担率再下降”的怪圈;“停车难”问题有加剧趋势,因停车难又引发“乱停车”问题和“行路难”问题,有车族与无车族之间利益越来越难平衡。因此,如何破解杭州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尝试运用多种行政或市场方式来缓解人们对日益严重的拥堵的抱怨,但效果不彰,不少举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历史经验证明,治堵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贴膏药”式的权宜之计。放眼全球,伦敦、纽约和我国香港等大城市的治堵之策之所以效果明显,是因为这些城市的管理者把治堵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每个被纳入系统的要素都要协同配合,形成一种机制。尽可能缩短治堵工程与政策形成过程间的时间跨度,城市管理者从治堵的公共政策、管理体制、制度措施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科学配置,从而有效规避了在城市治堵系统工程中顾此失彼,留下隐患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343
发表于 2016-6-20 0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4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极大误区,即城市规模的“大饼”摊得越大越好。2011年11月29日,中国科协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传出消息,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摊大饼”势头不减,耕地存量逼近生存红线,目前已有135个城市建成区扩展超过4倍。
伴随着城市不断蔓延,耕地资源损失也不断加剧。据测算,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加约11万公顷。1978~1989年,年均建设占用耕地为15.8万公顷;1990~1999年为16.8万公顷;2000~2009年为21.2万公顷。研究显示,许多城市蔓延特征表现出规模扩展系数突破“合理界线”、资源存量加速逼近“生存红线”和地方政府违法逾越“和谐底线”的失衡态势。
专家指出:“中国80%的土地违法由地方政府主导,因非法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占全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008年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据介绍,研究人员将国内城市蔓延划分为牺牲性和损耗性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价格失灵、忽略农地非市场价值引起,该过程农民和集体虽然付出较大牺牲,但对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贡献巨大;后者由于政府失灵、人为压低农地价格引起,该过程虽然对官员政绩和经济增长贡献巨大,但往往以损耗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为代价,因此,对整个社会而言,无疑付出了巨大成本。分析显示,我国城市蔓延更多体现“政府”意愿,一些地方往往通过压低农用地真实价格实现城市的扩张。农民和村集体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地价不能客观地反映土地的真实价值。研究人员建议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应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增加农地保护考核权重,进而消除损耗性蔓延。
资料5
2011年7月15日傍晚5时20分,正是下班高峰时期,抚顺市上空突然狂风四起,大雨瓢泼,并伴有闪电雷鸣。许多市民在大雨面前措手不及,急忙寻找避雨之处,但仍有不少市民被浇了个浑身湿透。特别是一些地方排水不畅,造成多处路段积水,形成一片汪洋,给车辆和市民通行带来影响。
在永安桥北面的金丰园酒店门前,大雨导致该处路面积水根本看不清哪是快车道和人行道,积水深度已淹没汽车轮胎。许多出租车和轿车司机害怕熄火,都加大油门在水中疾驶。金丰园门前的交通岗,呈现一片汪洋水域。
宁远街的老北京火锅楼上一个广告牌被风雨吹的摇摇欲坠,店家担心广告牌坠落砸伤行人,打电话向消防部门求救。顺城区消防中队开出一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施救,将即将坠落的广告牌拆卸下来。
在抚顺北站西侧的路边,春天刚刚栽种的大槐树被大风吹倒了6棵,庆幸的是当时没有在此经过的行人和车辆。而在新城路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正门对面的人行道上,至少有10棵以上大树倒伏在地,有一棵大树倒后砸在一辆停靠在旁的出租车上。还有一些树木歪靠在电线杆上,勉强没倒。
这场大雨持续时间虽然只有50分钟左右,但是多处路段积水严重,积水未能及时排泄,造成街路交通拥堵,险象危情不断发生。
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正是对一个城市市政规划的合理程度以及一个城市的救灾应急方案的完整度的一个考查。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这对每个城市都敲响了警钟。
资料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人安居乐业是社会千百年来的追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近年来,住房问题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社会焦点。房价天天上涨,超过了民众收入增长的幅度,民众“谈房色变”,不少家庭为了一套房子,东拼西凑、省吃俭用,生活苦不堪言,买不起房子的大有人在;在很多民众住房紧张的情况下,还出现相当一部分房子被空置;在很多人连经济适用房都买不起的同时,为数不少的人却拥有多套住宅,甚至还非常奢华。这一切使得社会民主平等的追求遭受严重的破坏。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很多人拥有多套住房,既不是他们多劳多得的结果,也不是靠他们的聪明才智,而另外一部人的住房条件却令人寒碜,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不成正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的反差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抱怨和政府的不满,社会文明诚信的基石不断遭受侵蚀。
过分注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大中城市就业、生活,造成了农村住房大量闲置,城市高楼不断拔地而起,住房压力空前加大,城乡发展极不平衡,资源负担极其沉重,社会矛盾难以化解。
政府每每干预住房问题,然而每次都是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在每次政府干预以后,房价不降反升,民众的期望一次又一次落空,造成很多人对自己缺少信心,对生活缺少希望,尤其是年轻的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挫折感、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变得更加突出,对政府的不信任与日俱增。
如果住房问题没有处理好,社会稳定、生态安全都成问题,遑论发展。
资料7
大城市往往伴生的“流行病”: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市区积水、高楼火灾、噪音和光污染等症状日益凸显。特大城市该如何“治病”?来自他国的治理良方或能带来启迪。
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然而它在全美城市碳排放量榜单上却排名靠后。据统计,在这个超过半数人口拥有私家车的城市中,近七成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据悉,纽约市区开辟“公交专用道”,于8点至19点仅供公交通行,违者即罚。而“拼车专用道”是为鼓励市民拼车出行而设,想上此路,车内须有大于等于三名的乘客,否则车主将面临百元(美元)以上的高额罚款。
除重视公共交通,法国通过控制人减少车的做法亦卓有成效。据悉,法国驾驶员考试低至50%,学员需用半年时间学习交规,包括法条细节和机械知识。这不仅保证驾驶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避免交通事故频发引起的堵车。
面对市中心的排涝问题,吉隆坡政府耗资4亿多美元修建了一个叫做“聪明隧道”的暴雨管理和道路隧道系统。一旦遭遇暴雨洪水,除了常用排水道,政府将车道封闭,把直径12米的隧道变成排洪通道,这把吉隆坡的排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
德国汉堡则在地下设大容量的调蓄库,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雨水的合理利用。同在美国,一旦预报大规模降雨,政府就会发放集水桶,鼓励民众露天集水用于浇灌花木、冲洗马路,节约水资源和避免内涝,一举两得。
作为全球高的迪拜塔,为避免高层火灾,每25层建增压空调庇护所,用以释放热量和烟雾,同时塔内装配救火专用逃生电梯,内部安装独立电话线路,危急时刻的通讯正常。在韩国,消防安全教育从小抓起,幼儿园每月学习逃生灭火知识,每年一次实地模拟。同样,德国高层建筑中,消防部门和民众会定期举行演习,熟悉逃生路线。
美国政府则规定,高层建筑的材料、装潢、设施等必须全部使用耐火耐高温材料,法律特别对窗帘、家具、地板等材料作了极其严格的限制。而物业管理方面,在清理烟灰桶前,清洁人员被要求必须事先检查里面有无未燃尽的烟头。
90.给定资料2~6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谈谈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
要求:准确、简洁、有深度。字数不超过250字。
91.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筑美好新家园”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1000字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784
发表于 2016-6-20 01: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91.【参考答案】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确实出现了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的问题。但是这需要我们客观和理性地看待。
,“城市病”的出现与有关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够有密切关系。
第二,“城市病”问题在我国出现不是个例,其他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过类似问题。
第三,我们要对“城市病”问题予以重视,这关乎城市的健康发展。第四,“城市病”的解决绝非朝夕之事,随着我们对城市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一定会被解决。
92.【参考例文】
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构筑美好新家园
城市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也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因城市的盲目扩张、违背自然规律搞建设而表现出来的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和无序现象增多,人口过度集中、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经济发展成本的上升,进而导致城市竞争力丧失,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城市病,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治理城市病,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政府应当负责受益对象十分明确的、城市运营和功能所必需的市政公用事业的供给,例如,城市道路和桥梁、公共交通、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公园和绿地、城市水源地保护、廉租房和公租房等。另一方面,要把解决好弱势群体公共服务问题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并在投入上、政策上不断加大力度。应通过扩大城市居住用地供给、降低土地价格、开征房地产税等,从总体上降低城市商品房价格。
治理城市病,要走可持续的绿色城市化之路。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必须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使城市化发展更紧凑、更集约,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人居的城市化道路。一方面,应理顺资源和能源领域的价格和税收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和税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通过明确产权和贯彻实施“使用者付费”、“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经济生产和生活中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领先的作用,推广交通节能和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加强环境评估与社会监督,不断完善对公共与民营部门的环境考评机制。
治理城市病,要注重个性特色,为城市科学定位。,做到文化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相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呼应,要有超前性、科学性、指导性,准确把握地域内的建设脉搏;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分工,突出功能,注重实用;第三,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城市风貌规划,在新的建设中注入历史的遗存,使城市脱离肤浅平淡,丰富其文化内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着眼全局,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源流并举,才能为社会和谐奠定稳固的基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0-7 04:34 , Processed in 0.07561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