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8|回复: 0

2014年甘肃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答案解析(7.02)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820
发表于 2016-6-19 23: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肃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336343836
相关推荐:招聘信息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网络课程 论台交流 辅导课程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所以BCD说法正确。A项“迅速”一词说法欠妥当,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是指强调发展的速度。所以本题答案选A。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邓小平首先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这样就为中国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争论画上了个句号。这是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后来的市场机制对资源基础性配置作用的认识,以及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各种认识。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我国正处在并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因此答案选A。C选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经济制度,占主体地位,不是主导地位,因此不能选,这里容易混淆,大家要注意。B选项全民所有制是指全社会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是平等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体理性模式,目前没有实现。因此B不能选。D选项集体所有制经济是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形式之一,不占主导地位。因此不能选。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故本题答案选A。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此题主要反映网民意愿表达方式的变化,由之前的情绪化转变为理性化,并未反映A选项中的热情高涨,也不足以说明C我国民主基本成熟,B项本身错误,政治的核心是政权,所以正确选项为D。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立法原则是指导立法主体进行立法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守的指导思想,包括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民主立法原则和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选项A说法正确。立法应当尊重社会的客观实际状况,根据客观需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立法工作。为治堵而限行,因特殊状况而免罚,充分地反映了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选项B说法正确。立法应当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确认和人民的利益;应当通过法律规定,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应具有开放性,透明度,立法过程应坚持群众路线。“经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体现了民主立法原则,而不是注重效率。选项C说法错误。效率并非立法活动的原则,立法活动应当谨慎,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意见与建议,注重公平正义。因此,相对于效率来说,更注重公平。选项D说法正确。在立法中要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恰当处理各种关系,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应高度重视立法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立法质量。本题中,市政府既以坚持车辆限号行驶的规定为原则,又以接送高考考生、急病送医等特殊情况未按号行驶的,可不予处罚为例外的灵活性规定为补充,充分的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立法原则。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选项A正确。《食品卫生条例》主要是关于行政机关对食品卫生的管理方面的内容,故属于行政法领域。选项B正确。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地方性法规是行政审判的依据,法院在审判时可以直接适用。选项C解释主体错误。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选项D正确。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法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但是通说认为“法的普遍性”主要是普遍有效性,即在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或约束力。据此可知,法的普遍性本身是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的。因此,该法规虽仅在该省范围内适用,但并不影响该法规效力的普遍性。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核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选项A错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来源,是存在继承关系的。选项B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而不是经济思想。选项C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选项D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制度体系。
10.【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选项D不属于邓小平理论法律思想的内容。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方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三次重大创新。

20140703015255337.gif

20140703015255337.gif

相关推荐2014年甘肃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5 22:15 , Processed in 0.083903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