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6|回复: 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家“捆绑”记忆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10-29 19: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师招聘考试中,相关中外人物的知识点一直都是重点考察对象。这部分的题目对记忆力的要求较大,记住了很多知识,但是又没有准确的分清楚是哪位教育家的观点,很容易混淆,张冠李戴。究其原因,教育家比较多、碎片化,观点有时候又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就对考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减少过于碎片化带来了压力,在人物部分,可以去寻找一些教育家之间的联系,把教育家“打包捆绑”,这样记住一个,自然会将另一个带出,不仅能够减少记忆的版块,还能对教育家之前进行更直观的区分。比如孔子和苏格拉底(都强调有教无类、问答法);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师生关系);西塞罗和昆体良(都主张培养雄辩家);杜威和陶行知(师生关系);晏阳初和梁漱溟(都是乡村教育思想);福禄培尔、蒙台梭利以及陈鹤琴(都是幼儿教育);亚里士多德和洛克(都主张白板说);杜威和赫尔巴图(传统与现代教育学之争)等等。
    案例(孔子与苏格拉底)
    1、 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修订六经。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教育目的:学而思则仕。他主张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教学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
    教学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
    道德教育:仁:最高准则 礼:仁的外在形式
    教师素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2、 苏格拉底
    在孔子死后十年出生在一个手工业家庭,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教育对象:对象广泛,有贵族、民主派、富家子弟,也有手工业者、穷人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之才(学而优则仕)
    道德教育: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守法即正义(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大德”)
    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助产数、归纳、定义四个步骤)
    建议
    通过上面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比较发现,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去记忆会更加容易一些。两位教育家都主张培养治国之才,都提倡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都重视道德教育。“捆绑式”记忆,不仅仅可以去找有相同点的教育家,也可以去找观点完全相反的教育家,同样也可以自己去制造一些可以将他们“捆绑”起来的点子。相比较一个个的去记忆,联系起来会更加省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5 14:06 , Processed in 0.06722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