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2017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记忆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9-29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7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相关内容,适合学员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仔细研读,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再认或回忆)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①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②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③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④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①陈述性记忆
    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②程序性记忆
    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问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
    (3)根据保持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分为:
    ①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特点是:很快就会消失,若得以加工,就转入短时记忆;容量较大;形象鲜明;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②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特点是: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易受干扰。
    ③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又叫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l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长时记忆的特点是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相当于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过程。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
    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记忆是在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2)保持与遗忘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在保持的过程中,识记的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①遗忘的概念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规律
    德国知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知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A.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是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
    B.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要平均诵读的次数和时间也多,不及时复习,就越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C.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D.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E.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
    F.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内容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影响。
    ④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
    A.消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B.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C.压抑(动机)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要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图尔文。
    (3)回忆与再认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集中复习就是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分散复习就是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复习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结合。
    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更多教师资格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直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轻松过关系列课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20 17:12 , Processed in 0.07218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