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5|回复: 0

申论答题技巧:“试谈‘有’与‘无’”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8-3-23 19: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申论答题技巧《“试谈‘有’与‘无’”》,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近期有很多同学对于2018年申论市地级的作文题目疑惑不解。其实通过我们对于题干关键词的分析即可得出写作重点是“城市管理和建设”、“有”和“无”,再次基础上回到材料将每一则材料与题干的“有”、“无”一一对应,去解答“有”是什么,“无”是什么,“有”与“无”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在城市管理建设过程中“有”“无”发挥着如何的作用。将以上问题联系材料细细思考不难得出,材料里的“有”意指实实在在看得见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就像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车辐一样,而“无”则指看不到的人文理念,像车辐撑起的空间一样虽然看不到但是没有这个“空间”轮子也不可能会有支撑的作用,无用方为大用。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建设与管理要以物质为基础,又不可忽视人文精神的力量,二者相统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结合材料里的案例一一论证即可。
“三十辐为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用之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深刻阐述了“有”与“无”统一的关系,“有”带来直观的利益,而“有”撑起的空间让“无”拥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放眼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也需遵循“有”“无”之统一,在追逐直观的经济利益同时更应关注易被忽略的人文情怀作用,换言之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将人文情怀注入到建设理念中去,让“有”、“无”相统一得其“大用”。
“有”是“无”的物质基础,城市建设理念应以“有”为出发点。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若没有车辐、泥土、户牖支撑就难以形成“无”的空间,更谈不上车之用、器之用、室之用。城市建设需要经济积累来夯实发展之基,让人民群众获得最直接的利益。沿着土地改革的脚印不难发现,先让农民拥有土地,而后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让村民富起来;充满活力的城市化让城市的外延伸向农村,让市民享受最新的配套设施带来的种种福利,让城市功能强起来;创新的地下综合管廊让复杂的“蜘蛛网”住进“集体宿舍”还给城市一片天空,让城市美起来。这一切“有”都带来实实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腾飞,最根本还是设备的完善,资本的积累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不管是土地、劳动力、设施等等物质资源都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有”作为建设理念的第一步才能筑牢城市之基。
“无”是“有”的深层延伸,城市建设理念更应以“无”为发力点。有形之物皆可见,然精神层面的无形之物易被世人所忽略,对于城市建设来说,经济利益等物质积累是执政所需,然而若忽视人文,忘记以人为本的理念那么所造就的城市就会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化产物,缺乏灵魂少了韵味甚至“人情味”都随之消散。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但也问题重重,在城市“千城一面”毫无文化特色,“豪华建筑”挤压生活空间;在乡村土地流转政策僵化有失公平,景有了,政策有了,群众的幸福感却没有得到提升,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们的建设理念少了点人文情怀,对百姓的关怀在疾步发展中淡忘了。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需要情怀,更需要人文的情怀,关注人的感受,提升百姓幸福感。
“有”“无”统一方为“大用”,城市建设理念应以“有”与“无”统一为落脚点。“有”是“无”的前提,“无”让“有”发挥更大的效用,“有”“无”就像手的正反面,二者统一才算完整。就如巴黎新桥、文化公园、综合管廊利益共同体的建立,在“有”的基础之上更加关注“无”的意义,换言之更加有人文情怀,注重文化精神的丰富,以百姓诉求为导向,以去除弊病为目的,还以百姓自由多彩的生活空间的同时明晰各部门之间职责提高部门运行效率,实现改革双赢。反观土地流转政策虽为农村生产力提供了稳定载体,但分配不公平难以调整等疑难杂症,其病根还是在于落后的僵化的管理思维,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难以大刀阔斧的做出调整,维护村民土地使用权益。因此城市建设应及时更新理念,重视“无”之用,充分发挥“有”之利,“有”与“无”相统一将政策效益最大化。
“鸟之所以能远飞者,六翩之力也,然无众毛之功,则飞不能远矣”,以推之无用方为大用。物质经济之“有”固然重要,然而精神自由之“无”如羽毛,缺之则无翼,行之不远。换言之城市建设理念物质与精神不应偏重其一,“有”与“无”应同等重视,“有”“无”之间应寻求平衡点,利用“有”的资源夯实城市建设的基础,把握“无”的内涵升级服务理念修补制度漏洞,以人为本为良药医治城市建设理念之痛点。
更多申论答题技巧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4:07 , Processed in 0.06045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