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考生对言语理解题都是望而却步的,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们应该熟练掌握此类解题思路,平时多加练习,这样就可以节省考场上解题的时间。下面事业单位考试网针对不同类型的言语理解题,为广大考生介绍相应的解题技巧,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参考。
1. 很多时候,政策及政策建议的基础不过是主观的信念。所以,究竟是需求管理政策更好,还是供给刺激政策更好,不大容易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好”是指什么?是从多长的时间尺度考虑的?凯恩斯当年为自己的政策建议辩护时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迟早都是要死的”。这话引人深思。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社会科学领域中本不存在的客观真理
B. 政策的好坏不过是主观的信念
C. 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刺激政策的好坏没有定论
D. 社会管理政策应该因时、因事而定
2. 人类在创造灿烂文明的时候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曾经孕育了辉煌灿烂文明的巴比伦已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下;早期人类文明发祥地印度河流域由昔日的良田沃野变成65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如今成为以“黄土高坡”为特征的贫穷落后之地……有人曾说,人类文明起始于砍倒棵树木之际,将毁灭于砍倒最后一棵树木之时。
本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环境
B.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C. 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D. 一味的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带来人类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