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48|回复: 1

2018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前冲刺预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

[复制链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发表于 2017-7-18 0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一)
(全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下方相应的数字框涂黑。
    2.所有作答均在答题卡上完成,在题本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请保持答题卡整洁,严禁折叠!严禁将题本、答题卡及草稿纸带出考场!
    4.请在题本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5.特别提醒你,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答题参考用时45分钟)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其对应的代码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903 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的 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3.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
    A.教育的本质、目的 B.教育的任务、原理
    C.教育的内容、方法 D.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的心理现象
    4.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5.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 )。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6.小明平时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是:精力旺盛,热情直爽,脾气急躁,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小明的气质应属于( )。
    A.抑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8.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  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 )。
    A.感知动作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9.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公式原理时,总是在已有知识 经验基础上 去把握所 学的内容,这属于(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0.中学生赵明的语文、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很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赵明具备较高的( )。
    A.视觉-空间智力 B.人际智力
    C.语言智力 D.音乐智力
    11.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一切。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 )。
    A.躯体健康
    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2.新教师王老师在上入职后的第一节课时,尽管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但是由于紧张,她的教学过程显得匆忙,语速快,也没有关注到学生,最后没有按时下课。 你认为王老师今后在教师能力素养方面应首先提高(   )。
    A.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13.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不断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监视、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并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这反映了王老师有较强的( )。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效能感
    C.教学监控能力 D.专业知识
    14.教师因对学生的期待和热望而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关心和亲近,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极大影响,这是( )。
    A.期望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5.有关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方面,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学校扮演多重角色,在经历多重角色冲突后,容易产生心力交瘁之感
    B.A  型性格、低自尊和外控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C.坚持对教育工作艺术性、创造性的探索,及时反省,可有效减少倦怠
    D.悦纳自我,开朗乐观,参与社会活动,分享工作体验,可减轻工作压力
    16.某老师在做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对 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这位老师可能更支持( )。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7.李教授参观一所中学时,翻了翻学生课桌上的课本,问道:“地下一千米比地面冷还是热?”学生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旁边的任课老师急了,马上问学生们:“地球深层是什么地质 结构?”全班同学马上回答:“是熔岩。”以上案例中,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学习属于(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发现学习 D.模仿学习
    18.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19.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法,“漏一补十、错一罚十”主要运用的是什么学习策略?  (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20.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
    A.学习需要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理想
    21.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22.某教师进行“鸟”的概念教学中,列举出“企鹅、麻雀、鸵鸟”等实例。  该教师运用了( )方式来进行概念教学。
    A.同位概念 B.变式
    C.反例 D.以上三者兼有
    23.小秋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十分调皮,上课常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引起其他 同学的注意,每次老师都要对其严厉制止,为此打断课程,许多老师十分头疼。 为了改变小秋这 一行为,班主任和其他几位任课老师商量,决定以后小秋每次发出奇怪声响时,老师都继续上 课不予理睬,慢慢地,小秋也就不再发出声响了。  这一案例中班主任采用的方法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2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趋势 是( )。
    A.先慢后快 B.越来越快
    C.先快后慢 D.越来越慢
    25.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中,学生会专心聆听教师的讲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到图书馆 查阅资料,或者完成家庭作业;而在娱乐动机的支配下,个人可能上网玩游戏,去商店购买影碟片,或者去电影院看电影。  由此可以判断动机具有(     )。
    A.激活功能 B.定向功能
    C.维持功能 D.强化功能
    26.( )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具体地说,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受先前 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倾向于带有先前活动的特点。
    A.酝酿效应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心理定势
    27.“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强调了在动作技能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示范 B.反馈
    C.练习 D.言语指导
    28.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回忆朋友的名字 B.完成口头作文
    C.穿衣服 D.浮现童年的生活情境
    29.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30.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D.价值内化
    31.皮亚杰在他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 )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32.社会实践中的某些结果会使品德不良的人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不良的个体一般具有这样的认识,他就处于( )。
    A.醒悟阶段 B.转变阶段
    C.提倡阶段 D.自新阶段
    33.学生的品德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顶端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信念
    34.如果问小朋友:“偷东西对不对?”小朋友的回答是:“偷东西不对,因为偷东西妈妈要打。  ”那么该小朋友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的定向阶段
    35.虹虹认识并喜欢玩夹子,经常指着夹子要“夹夹”玩。  虹虹第一次在机场看到飞机尾翼 上的燕子图标时,他也指着说“夹夹”。  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这种现象属于( )。
    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36.吴老师是初二(二)班的班主任,在他上课时,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有的看书、翻作业 本;有的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当吴老师提问时,大家都非常紧张,生怕被点名,没有人主动回答问题。  这种课堂心理气氛是(     )。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对抗的 D.失控的
    37.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他的 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个教师运用的是( )。
    A.直观技能 B.体态表达技能
    C.提示技能 D.批评技能
    38.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实验证明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教学和学习,其中坐在( )是 最积极的学习者。
    A.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列 B.中间区域
    C.后排 D.左右两列
    39.教师、班主任、后勤服务人员及学校党、政、工、团、少先队等组织的工作人员,在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提供直接的生活服务或者咨询服务过程中,以自己的言行表率对学生施加正向影响的德育途径属于( )。
    A.教书育人途径
    B.管理育人途径
    C.服务育人途径
    D.文化育人途径
    40.班主任李老师接手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 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 一个 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  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41.倡导民主德育观,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认为人具有自我实现趋向的德育模式是( )。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知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体谅模式
    42.( )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劳动
    C.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D.共青团活动
    43.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要求( )。
    A.理论重于实践 B.实践重于理论
    C.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4.教师采用贴小红星、小红花等形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践锻炼法
    4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46.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7.学生周强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 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 ”周强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 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周强同学 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48.外在道德要求与个体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即( )之间矛盾的基本表现。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中介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D.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
    49.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品德 D.政治道德
    50.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其中道德 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A.标志 B.关键
    C.中介 D.基础
    5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考核、工作成绩考核和( )。
    A.职业道德考核、工作态度考核 B.学历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
    C.业务水平考核、工作态度考核 D.业务水平考核、职业道德考核
    52.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及时救助受伤学生,并视情节轻重告知家长
    B.及时救助受伤学生,并视情节轻重告知学生监护人
    C.及时救助学生并及时告知家长
    D.在及时救助学生的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准确报告
    5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属于受教育者应享有的权利的一项是( )。
    A.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B.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C.遵守法律法规
    D.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5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
    A.提高质量 B.培养人才
    C.制度创新 D.促进公平
    55.李老师在教师节收了学生家长送给他的一盆盆栽,李老师的 行为所违 背的师德规范是( )。
    A.依法执教 B.关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廉洁从教
    56.( )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径,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A.爱岗敬业 B.爱国守法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57.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
    A.依法执教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团结合作
    58.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让该学生感到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B.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59.孔子说的“学而不厌”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树立( )观念。
    A.爱岗敬业 B.以人为本
    C.终身学习 D.无私奉献
    60.自觉抑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 )的要求。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爱国守法 D.为人师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答题参考用时30分钟)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其对应的代码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给0.5分。
    61.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 B.接受学习
    C.概念学习 D.发现学习
    62.下列关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教育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发展任务进行针对性教育
    B.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C.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D.正视危机以促进成长
    63.下列选项中关于学习动机的表达,不正确的有( )。
    A.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二者同样重要
    B.应当尽可能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
    C.老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
    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
    64.关于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
    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
    C.黏液质的人比较固执,教育者应重视其灵活度的训练
    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们重蹈覆辙
    65.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有(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具体形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性的道德情感 D.想象的道德情感
    66.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 )。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技巧 D.思想品质
    67.在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中,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中常用的训练方法有( )。
    A.发散思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个性塑造
    68.下列关于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B.二者都强调教学的重要性
    C.二者对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观点相同
    D.皮亚杰从自然本性,维果茨基从社会本性对个体心理发展本质做了不同的说明
    69.下列属于人格结构特征的是( )。
    A.人格因素众多 B.人格维度复杂
    C.人格层次区别显著 D.人格品质突出
    70.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A.求异性 B.发散性
    C.归纳性 D.独创性
    71.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
    A.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B.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C.民族文化及传统道德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72.关于德育的个体功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B.促进个体的智能发展
    C.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 D.培养社会的健康公民
    7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是( )。
    A.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B.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C.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D.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74.义务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独特属性,主要体现在( )。
    A.公平性 B.强制性 C.普及性 D.免费性
    7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 )。
    A.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B.财政投入优先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C.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D.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答题参考用时10分钟)
    判断各题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用T来代替,认为错 误的用F来代 替,并将其代码填涂 在答题卡上。
    76.小李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寡言少语,这表明人格具 有稳定性。 ( )
    77.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 被称之为场独立型。 ( )
    78.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不正常。 ( )
    79.教师因本职工作的伟大而感到光荣的道德情感是自豪感。 ( )
    80.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程序性知识。 ( )
    81.相同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刺激相似且反应也相同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产生,相同的联 结越多,迁移也越大,这种迁移理论是共同要素说。   ( )
    82.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下位学习。 ( )
    83.关于学习和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发展先于学习。 ( )
    8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他本人并没有学到的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而受到某 种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于强化的结果,这种现象为自我强化。   ( )
    85.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鼓励竞争和合作。 ( )
    8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认知成分。 ( )
    87.皮亚杰认为儿童 5 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
    88.教师采用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 ( )
    89.德育工作必须从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开始。 ( )
    90.德育中情感陶冶法是指在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自觉进行行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 )
    9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就是尊重和接纳学生的所有行为。 ( )
    92.“爱”与“仁慈”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 ( )
    93.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这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 )
    94.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未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 人代为拆开。 ( )
    95.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 )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答题参考用时40分钟)
    请分析以下材料,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代码,并将其 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给  0.5 分。
    96.小叶同学经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仅深思好学,触类旁通,有独到见解,还能通过 现象看本质,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是班上名副其实的“智多星”。 数学课上,当问题与条件发生变化时,他总能打破常规,想出新办法,解决问题当机立断,毫不犹豫。
    结合案例,小叶同学的思维品质具有( )。
    A.敏捷性 B.独创性
    C.深刻性 D.灵活性
    97.有位学生不受教师关注,同学也不喜欢他。 课堂上经常讲话,做小动作。 坐窗边时,喜欢 把窗帘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  教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依据材料,请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该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此生缺少爱与归属的需要
    B.此生缺少安全需要
    C.此生缺少生理需要
    D.此生缺少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
    98.小于同学在最近的学习中发现当天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快就出现遗忘。  那 些成绩不错的同学们都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学习中,同学们还发现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 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候,并且在背诵课文时,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背诵的效果最好。
    依据遗忘规律,解释“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最好”的现象正确的是( )。
    A.早晨起床后忆效果最好是因为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B.早晨起床后忆效果最好是因为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 C.晚上临睡前忆效果最好是因为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D.晚上临睡前忆效果最好是因为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
    99.有关研究表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量多少明显影响阅读能力的高低。  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 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8个月左右的滞留时间;当达到 6 500~7 500 的时候,就会出现 12 个月左右的滞留时间;当达到 9 500~10 500 的时候,就会出现平均 18 个月左 右的滞留时间。  也有人曾研究收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结果发现,在收发报练习 15~28 天 之间,成绩一度停顿下来。  虽有练习,但成绩不见提高甚至下滑。
    根材料中的描述符合的心理效应是( )。
    A.高原效应 B.酝酿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100.某校王老师,2005 年开始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得法,深得同事和学生的好评。
    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王老师开始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对象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王老师感觉自己的教学有点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明显。  为此,王老师本人感到非常困惑。
    依据材料,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王老师产生教学困惑的原因是( )。
    A.王老师对这两个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缺乏了解
    B.王老师没有遵循认知发展规律来组织教学
    C.王老师教学心态发生变化
    D.王老师出现职业倦怠
    101.应试教育环境下的老师,常把注意力集中到有发展前途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了对“差学 生”的心理疏导。  1968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做了一个实验,他从 18 个班中,随 意选择 20%的学生,之后他告诉教师名单上的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者”。 一段时间后再测试表 明,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果然好于其他学生,分析结论是那种随意提出的名单,给了老师一定的 影响,老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不自觉地给这些学生鼓励和指导。
    上述材料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差生不一定比一般学生基础差 B.通过努力差生能追上好学生
    C.教师的因素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因素
    D.罗森塔尔实验对如何帮助差生有一定启示
    102.第一次班级晨会,黄老师先和同学们用掌声热情欢迎杨同学“回家”,以“我们是一家 人”为主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进而黄老师以和蔼的态度,生动具体地分析学习的意义和 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宣布本学期结束时,班内设立特殊奖项并颁发荣誉证书,包括“文 艺能手”“勤学标兵”“进步典范”“优秀组长”“助人为乐之星”等奖项。  短短的班会,黄老师的精 彩“演讲”让全班同学耳目一新,充满期待。  之后黄老师在教室里设立了“班主任信箱”,让同学 们为班级建设提建议,也可匿名留言等。 信箱的效果很明显,收集到很多意见和建议,黄老师都 及时给予采纳或反馈,并在“点赞墙”给同学们点赞!
    有一天,黄老师收到一张留言:“谢谢您,黄老师! 是您开启了我人生的希望之门……”那隽 秀的文字表达了杨同学的心声。  原来,黄老师一接任就到杨某家进行家访,了解到期中考前杨 某的母亲就生病在家,父亲务工时间长,照顾母亲的担子就落在她身上。  黄老师一方面个人出 资对杨某的家庭表达了慰问,引导杨某及其父亲正确认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针对杨 某的实际困难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
    后来,黄老师发现杨某在唱歌方面很有潜质,建议音乐老师给予关注,又鼓励她参加校园 歌手赛,获得二等奖。  期末考前,黄老师组织了主题为“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的温书迎考班会, 邀请了各科任课老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 班会上设有学习经验交流、生问师答、自由发言、家长寄语等环节,杨某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案例,分析黄老师的行为自觉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 )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03.青年教师丁某为了备考研究生,申请辞掉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学校考虑到临时更换班 主任不利于学生思想的稳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没有批准他的申请。  丁老师认为学校 不支持他报考研究生,便对班主任工作消极懈怠。  当班上一名学生突发疾病时,他没有及时处 理,导致突发疾病的学生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视力严重下降。 学校因此没有同意其报考研 究生。
    依据材料,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老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义务的规定
    B.材料中的老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 权益”的规定
    C.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材料中的学校有责任对此伤害事故负责任
    D.学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取得培训进修权的规定
    104.根据树人高中的学期工作安排,班主任张老师组织了高一(1)班的春游登山活动。  在 游玩期间,由于现场秩序混乱,学生王某被同学张某不慎撞到摔伤手臂,后经医院鉴定构成十 级伤残。
    依据材料,根据相关法律,该事件中,( )应为张某的伤残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A.树人高中 B.班主任张老师
    C.学生张某 D.学生张某的法定监护人
    105.王老师是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担任初一三班的班主任,有一天他在上课的时 候,一名学生对王老师讲述的内容不甚理解,小声要求王老师再解释一下,但王老师没有回应。 这名学生于是跟同桌开始窃窃私语。 王老师非常生气,愤怒地说:“就你名堂多,学习成绩不好, 老拖班级后腿,还好意思要求老师一遍一遍地解释,人太笨,就算老师解释一百遍,还是没有效 果的。  不想听就给我滚出教室!  ”
    依据材料,王老师的言行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规定。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NextPa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3452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255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09: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桑代克 1903 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尔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 大纲》。
    2.【答案】C。  解析: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
    3.【答案】D。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心 理规律的科学。
    4.【答案】C。 解析: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 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5.【答案】B。  解析: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是个 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因而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该学派强调对意识 作用和功能的研究,不赞成构造主义对心理结构的分析。  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德国,该学派的基本主张与宗旨 是“整体”,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存在,并且 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该学派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 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化,然后加以利用。 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冯特,该学派主 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及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并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分 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6.【答案】D。 解析: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多血质的特点:活泼好动、善 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胆汁质的特点: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 气暴躁、思维敏捷、准确性差、情感外露、持续时间不长。 黏液质的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 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 抑郁质的特点:易动感情、忸怩、怯弱、怀疑、孤僻、优柔寡断、容易恐惧。 题干 中小明的气质属于胆汁质。
    7.【答案】A。 解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①婴儿期(0~1.5 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②儿童 期(1.5~3 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③学龄初期(3~5 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④学龄期(6~12 岁),勤奋对 自卑的冲突;⑤青春期(12~18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⑥成年早期(18~25 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⑦成年期(25~65  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⑧成熟期(65  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8.【答案】C。 解析:题干中所体现出的是中学生具有了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特点是,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还考虑可能情境。 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形式运算阶段是指 11 岁以后青 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
    9.【答案】C。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只是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为知觉的内容。 以自身的兴趣、背景、经验及态度选择解释他人或事项。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在照度、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 下,对物体的知觉仍旧保持不变的趋势的不变性。 知觉的理解性即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 事物,并用词语加标志的特性,以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的知觉是在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保持完备,这一特点称为知觉的 整体性。  根据定义,题干描述属于知觉的理解性。
    10.【答案】A。 解析:几何成绩的好坏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空间思维能力。 小明的几何成绩很好,说明小明具备较高的视觉-空间智力。
    11.【答案】D。  解析:1989 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2.【答案】A。  解析: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  善于组织教 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 结合 题干,答案为 A。
    13.【答案】C。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活动 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4.【答案】A。  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充分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热望而对这些学生表现出更多 的注意、关心、亲近,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极大的影响。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
    15.【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探讨。 ①社会因素: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与其劳动强度不成正比,极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心理上的极度疲劳。 ②组织因素:学校本身是一个 复杂的社会组织。  学校的组织氛围和谐,是教师心情愉快、工作效率高的保证。 ③个人因素:研究表明,那些具有 A 型性格、 低自尊或外控的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题中 A 选项属于组织因素中教育工作者角色多样化的方 面,B、C、D 是针对自身因素而言的。
    16.【答案】D。 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题干描述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7.【答案】A。  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 习。 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相 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则是一种死记硬背 的机械学习。  材料中学生们只记住“熔岩”是机械学习。
    18.【答案】D。  解析:态度表现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 种对人反应的新的倾向,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
    19.【答案】A。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 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 的策略,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组织策略就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 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
    20.【答案】B。  解析: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内部动机。
    21.【答案】A。  解析: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内容时,应尽量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复杂的 内容时,应尽量使气氛轻松自由,使学生保持较低的动机水平。
    22.【答案】B。  解析:变式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使事物的本质特征保持不变。  进行“鸟”的概念教学中,企鹅、麻雀、鸵鸟都是鸟类的不同表现形式,是运用了变 式方式来进行教学。
    23.【答案】C。 解析:一个经过一段时间强化的行为不再被强化,就会逐渐消失,即消退,C 选项正确。 强化是 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A 选项、B 选项错误。  惩罚是指一个行为发生后,带来的直接结果令人不 快,那么这种行为将来不太可能被重复,D 选项错误。  由题干中老师对小秋的行为不予理睬,可知老师采用的是 消退的心理战术。
    24.【答案】C。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
    25.【答案】B。 解析:动机的定向功能是指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如在 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以去图书馆或教室。 题目中的人们在动机支配下去图书馆、影院等,都说明了动机的 定向功能。
    26.【答案】D。  解析:定势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具体地说,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受前面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倾向于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 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 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形象浮 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 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原型启发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27.【答案】C。  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动作技能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都会提高。
    28.【答案】B。  解析: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 系列的思维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大 特征:①目的性。 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是由目的指向活动,它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终结状态。 ②序列性。 问题解决必 须包含一系列心理操作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自动化或单一的操作不能构成问题解决。  A 选项回忆朋友的名 字、D 选项浮现童年的生活情境,虽然都具有目的性,但是这些活动只需要简单的记忆提取,因此不属于问题解 决。 ③认知性。 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 C 选项穿衣服,虽含有目的性和系列操作性,但是没有 思维的认知操作参与,因此也不属于问题解决。  故本题答案为 B 选项。
    29.【答案】C。  解析: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具备道德情感,但道德认识不足。
    30.【答案】C。 解析: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实践,是个体品德的外在表现。 它在 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作用。 一个人的品德怎么样,最终还是要靠他的道德行为来得以体现。 所以,品德形成的 标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31.【答案】B。  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把儿童品德分为四个阶段:①自我中心阶段(2~5 岁);②权威阶段(6~8 岁);③可逆性阶段(8~10 岁);④公正阶段(10~12 岁)。
    32.【答案】A。  解析:醒悟阶段:对某种道德价值观念产生的轻微接受的态度:在社会事件中,某些结果有时 会使品德不良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 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就处于醒悟 阶段了。 转变阶段: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当品德不良的学生产生了改过自新的意向,并且对自己的错误有了初 步的认识之后,在行为上会产生一定的转变。  自新阶段:形成较为稳定的品德,品德不良的学生转变之后,如果 长期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就逐步进入了自新阶段。
    33.【答案】D。 解析:学生的品德是一个立体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底面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构 成,顶端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合金”——— 道德信念构成的。
    34.【答案】A。  解析: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着眼于行为的奖惩结果,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35.【答案】A。  解析: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同生理一样,也有吸收外界刺激并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 所不同的只是涉及的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机能性的。 随着个体认识的发展,同化经历以下三种形式:①再现 性同化,即基于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做相同的重复反应。  ②再认性同化,即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差异借以 做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它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出现并有助于向更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  ③概括性同化,即基于 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 题干描述的现象属于概括性同化,即虹虹知觉了夹 子和飞机上的图案的相似性。
    36.【答案】B。  解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 心理气氛通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对抗的课堂心理气氛则是一种失控的课堂 气氛。  题干所述为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
    37.【答案】B。 解析:体态表达技能是指以头部动作、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肢体动作来表情达意。 对分心的学生进行目光凝视属于对体态表达技能的运用。
    38.【答案】A。  解析: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列是教室的中心区域,坐在这里的是最积极的学习者。  故选 A。
    39.【答案】C。  解析:学校后勤工作寓教育于高效优质的服务当中,通过后勤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 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说,学校后勤的管理育人、服务育 人与教师的教书育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题目中描述的主要是服务育人。
    40.【答案】C。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使 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李老师正是运用了情感陶冶法。
    41.【答案】D。 解析: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 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该理论的特征有:①坚持性善论;②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③把培养健 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④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42.【答案】C。 解析: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43.【答案】D。 解析:德育的知行统一指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4.【答案】A。 解析:品德评价法又叫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贴小红星、小红花属于对学生的奖励,因此选 A。
    45.【答案】B。 解析:小学德育工作重点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实践。
    46.【答案】D。 解析: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成为德育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人的行为是个体和环 境交互的产物,个体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和自我效能获得道德行为,提升道德品质。
    47.【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学生多次违反纪律,说明其缺乏正确的纪律意识,因此,对其教育应该从 道德认知入手。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教育方法。 因此,本题选 A。
    48.【答案】D。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 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矛盾,是教育内容 和受教育者之间矛盾的基本体现。
    49.【答案】C。 解析: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50.【答案】D。 解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是构成品德的四要素,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 与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道德 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
    51.【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52.【答案】C。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53.【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 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 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A、B、C 三项属于受教育者应履行的义务。
    54.【答案】A。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 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5.【答案】D。 解析:收受礼物、财物违背了廉洁从教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56.【答案】D。 解析: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径,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要。 其基本要求包括: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要有锐意创 新的品质。
    57.【答案】B。 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 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这也是教 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所在。
    58.【答案】B。 解析: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为人师表。
    59.【答案】C。  解析: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 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 孔子说的“学而不厌”对于教师而言,就 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60.【答案】D。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的要求: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 取私利。
    二、多项选择题
    61.【答案】BD。  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进行方式把学习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他认为发现 学习过程比接受学习多一个发现即解决问题的阶段,所以,后者比前者复杂。  同时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智力发 展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也不同,大量的教材是通过接受学习获得的,而各种问题的解决则是通过发现学习解决的。
    62.【答案】ABCD。解析:埃里克森人格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①注重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体现了人终身发展的观念。 ②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充满危机的过程,个体的自我需 求与社会规范之间往往存在冲突,教育应该培养个体应对危机并且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③为不同年龄段的教 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造成障碍。 因此,教师的教育 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帮助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促进其发展。 ④教师 给儿童创造更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获得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发展自我的满足感,不要羞辱学生。 ⑤尽量让儿 童自己做决定,自由选择,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肯定,自我认同,确立自我同一感。 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 发展的助推力,也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⑦通过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在活动 和交往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好每个阶段的问题,顺利渡过危机,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健全 的人格。
    63.【答案】BD。  解析: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是同样重要的,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的同时,也不能 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坚持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  故 A 项正确。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 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强化),在教学过程中应给所有学生鼓励,尤其尽可能 奖励进步大的学生而非成绩好的学生。  故 B 项错误。  老师应该注意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进行鼓 励。  故 C 项正确。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开展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式,开展竞赛并非是最好的方 法。  故 D 项错误。
    64.【答案】BCD。 解析:胆汁质的人的特点是精力旺盛、粗枝大叶、刚强、易感情用事,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 速而突发的色彩,教师应该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此类学生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 力,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人格品质。 故 A 项不正确。 抑郁质的人的特点是敏感、稳重、体验深刻、外 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等,对此类学生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指责, 不宜过于严厉批评,培养其亲切、友善、富有自信心的精神,发扬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故 B 项正确。  黏液质的人的特点是稳重,但不够灵活,踏实,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此类学生教师要耐心 教育,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 顽强的优点。  故 C 项正确。  多血质的人的特点是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对此类学 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  教师应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 神,多给他们活动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故 D 项正确。
    65.【答案】ACD。  解析: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 的道德情感。
    66.【答案】AC。  解析: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即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二是教育技巧。
    67.【答案】ABC。  解析:在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中,主要的课程有创造发明课、直觉思维训练课、发散思维 训练课、推测与假设训练课、自我设计训练课、假设课、侧向思维训练课等,ABC 项均符合题意。
    68.【答案】BD。  解析:皮亚杰从自然本性的角度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做出了解释,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 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维果茨基则是从社会本性的角度对个体心理发展本质做出了解释,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 社会规律制约。  二者对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的观点是不同的。  两者都强调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69.【答案】ABCD。  解析:人格是一个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 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 理特征。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三个方面。 从以上可 以看出,人格因素众多、人格维度复杂、人格层次区别显著,而且人格品质突出。
    70.【答案】ABD。  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独创性、求异性、发散性、灵活性。
    71.【答案】ABCD。解析: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 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72.【答案】AB。 解析: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德育的个体性功 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生存功能: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赋予每 一个个体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实现个体社会化。  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结构的发 展所起的作用。 品德结构包括品德内容、形式、能力三个维度。 享用功能: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阅读、领会 并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的尊严与优越。  故只有 A、B 选项说法正确。
    73.【答案】ACD。 解析: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74.【答案】BCD。 解析:义务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制度的独特属性。 ①国 家强制性。 义务教育的国家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特征。 ②普及性。 义务教育的普及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 特征。 ③公共性。  义务教育的公共性也称义务教育的国民性。  ④免费性。  免费性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特征。  ⑤基 础性。  基础性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特征。  所谓基础性,是指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提高民族素质,为 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75.【答案】AC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 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 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 要。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 育的投入。  故选 A、C、D。
    三、判断题
    76.【答案】T。解析: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小李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寡言少语,说明其人格具有稳定性。
    77.【答案】F。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冲动型认知方式,而不是场独立型。
    78.【答案】F。解析:所谓心理正常,就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心理不正常是相对正常而言,也就是这些 正常功能受损、不具备了。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其实都涵盖在正常心理之中,心理不健康可以理解为一种心 理失衡,但是还没到异常的程度。
    79.【答案】T。  解析:自豪感是教师因本职工作的伟大而感到光荣的一种道德情感。
    80.【答案】F。解析:程序性知识是指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 中进行具体操作,而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所 以“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应属于陈述性知识。
    81.【答案】T。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 个机能的习得。  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  相同的联结越多,迁移也就越大。
    82.【答案】T。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含程度更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的学习,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下位学习, 不断将新概念或新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或命题中。
    83.【答案】F。 解析:维果茨基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 他提出来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认为教学 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84.【答案】F。  解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他本人并没有学到的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而受到某 种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于强化的结果,这是由班杜拉提出的替代性强化理论。
    85.【答案】T。  解析: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与竞争,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促进课堂管理功能和调动 学生积极性的有益手段。
    86.【答案】F。解析:态度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的 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其中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87.【答案】T。 解析: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2~5 岁),权威阶段(6~7、8岁),可逆性阶段(8~10岁)以及公正阶段(10~12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规则对他们来说 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来考虑问题。
    88.【答案】F。  解析:教师采用一定方法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某一行为向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 学强化。
    89.【答案】F。  解析: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多种开端性,并非一定从道德认识开始。
    90.【答案】F。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德育方法中的道德修养法,即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 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而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熏陶 学生的方法。
    91.【答案】F。  解析:关爱学生指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 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 生,但不是尊重和包容学生的所有行为。
    92.【答案】F。  解析:“爱”与“责任”是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和灵魂。
    93.【答案】T。  解析:教师承担的义务主要有: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 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中所确定 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 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94.【答案】T。解析: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
    95.【答案】F。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 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材料分析题
    96.【答案】ABCD。解析:①小叶同学经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体现了他思维的敏捷性。②小叶同学深思 好学,触类旁通,有独立见解,这体现了他思维的独创性。 ③小叶同学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体现了他思维的深刻性。  ④数学课上,当问题与条件发生变化时,小叶总能打破常规,想出新办法,这体现了 他思维的灵活性。
    97.【答案】A。  解析:马斯洛将人的主要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 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而后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知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共七个层次。 该学生不受教师关注,同学们也不喜欢他,经常讲话,做小动作等是想吸引老师、同学们的注意,是 为了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的表现。
    98.【答案】AD。 解析:遗忘的理论有一种干扰说。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 的干扰所致。 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 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 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早晨起来学习效果好是因为早晨之前在睡觉,没有前摄抑制,只有倒摄抑制。 而有些同学 喜欢晚上睡觉之前学习,是因为晚上睡觉前只有前摄抑制,而没有倒摄抑制,因为学过之后就睡觉了。 也就是说 早晨和晚上只受到前摄抑制或后摄抑制其中一种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前摄抑制,又受到后摄 抑制的干扰,即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 故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最好。
    99.【答案】A。  解析: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果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称为高原期,也称为高原效 应。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 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 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认 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显然材料描述的是高 原效应。
    100.【答案】AB。 解析:王老师产生困惑的原因:题干中的王老师对这两个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缺乏了解,没 有遵循认知发展规律来组织教学。
    101.【答案】CD。 解析:罗森塔尔的实验得出如果一个人有自信心,对自己怀着期望,他就会朝着自己期望的 方向发展,教师的因素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因素。 罗森塔尔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应一视同 仁,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不应有偏向,避免形成固定的主观印象。 教师应带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 生,对于差生,老师应该多加鼓励,使学生恢复自信,重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102.【答案】ABCD。 解析:A 选项,黄老师贯彻了疏导原则。 黄老师通过分析学习的意义以及班级建设的重要 性,向学生讲明道理,疏导思想,通过设置特殊奖项对学生进行鼓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其积极向上。  B 选 项,黄老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 对杨某进行家访,并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帮扶计划。 体现了从学生实际 出发,因材施教。  C 选项,黄老师贯彻了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杨某虽然成绩上暂时落后, 但是在唱歌方面有特长,黄老师看到其长处,让音乐老师加以关注,并鼓励其参加学校比赛,做到了长善救失, 发挥学生的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D 选项,黄老师贯彻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黄老师 去杨某家进行家访,并让其父亲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各科任课老师相配合,做 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在班级管理上,设置“班主任信箱”并能够及时回复,做到了教育影响的连贯性。
    103.【答案】ABCD。解析:第一,材料中的老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义务的规定,教师 有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材 料中的老师面对学生的突发疾病的情况,在学生的健康受到威胁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制止,反而因自己的 不作为使该学生错失治疗良机,而导致视力下降,进而影响了该学生的健康。
    第二,材料中的老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规定。 合法权益是指公民实际享有的符合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利益。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就是国家、社会、家庭、学 校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利益,防止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发生,并对已被侵害的未成年 人的权益予以救助和恢复。  材料中的老师面对学生突发疾病的情况,在学生的健康权受到威胁时,没有采取任 何措施来制止,无视学生的健康权,所以说该老师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保障未成 年人的合法权益”的规定。
    第三,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材料中的学校有责任对此伤害事故负责任。 所谓学校责任范 围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伤害事故要界定为学生事故。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事故做了界定,即学 生伤害事故是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 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了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材料中学生是在老师的课堂上突 发疾病的,属于学生事故,故学校要负责任。
    第四,学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取得培训进修权的规定。 材料中的学校开始不支持老师培训进修学习的权益,到最后直接不同意,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取得培训进修权 的规定。
    104.【答案】AD。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 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该事件中应由树人高中 和学生张某的法定监护人进行赔偿。
    105.【答案】ABCD。  解析:①爱岗敬业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诚恳敬业,对工作高度 负责。 材料中王老师在面对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特别是成绩不佳的同学遇到学习困难时,态度简单粗暴,说明 王老师没有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没有深入了解学生,没有做到爱岗敬业。  ②关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 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不挖苦、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材料中王老师的言行是挖苦讽刺学生,侮辱 学生人格尊严,因而是不对的。  ③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按照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材 料中王老师完全以分数来评判学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没有做到教书育人。  ④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 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材料中的王老师对待学生态度粗暴,不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实际上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这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中公2018年广西教师招聘考试专用书《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前冲刺5套卷》,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进入新都商城(http://mall.newdu.com)了解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8 06:37 , Processed in 0.09780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