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9|回复: 0

申论热点话题:提出对策模拟题(二十四)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5 1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申论热点话题之提出对策模拟题(二十四),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给定材料:
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经济资源的存量构成和比例关系,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尽管刚刚起步,但受到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于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中央政府既要保护好,也要引导好。
在制定“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将近一半省份明确了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有的表述为翻一番或翻两番,比如山东为翻两番,北京、湖北等地为翻一番;有的表述为占GDP的比重,比如浙江、广东等省为5%,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最低为4%、最高为8%。姑且不论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单就这些规划目标而言,确实是催人奋进的。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出版发行、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根源在于文化资源的行政配置方式;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遍地开花”、“蜂拥而上”,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的雷同,根源在于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而造成投资的盲目性。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文化资源是按行政方式配置的,无论是电台电视台,还是书报刊社,以至于文艺院团,从中央到省、市甚至到县都是按行政区划和部门配置的。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方式,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不仅如此,这种体制已演变为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伴随着各地组建门类齐全的文化企业集团,这一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文化企业规模也普遍偏小,规模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均较弱,知名文化品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的2/3左右;从增加值看,东部占3/4左右。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
当前文化产业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能力较弱,文化产业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不够,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导致低技术含量文化产业比重偏大,文化产业增加值率不高;由于原创能力不足、优秀创意少以及技术手段不足,文化产业向市场提供的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精品力作和拳头产品不多,而且,质优价廉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满足需求。
“给定资料”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请根据资料和实际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要求: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400字。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和雷同性,转变文化资源配置方式,统筹东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文化产业化的市场环境。
二是完善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是实施系列优惠政策和资助措施。提供风险资本与创投基金,合理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给文化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四是注重文化产业与数字网络技术的融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精品。
五是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和吸纳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16 09:07 , Processed in 0.05506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