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申论范文:以"礼"立人,以"礼"立国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2 13: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被认为“温良恭俭让”的中国,今天的“文明景象”如何?实际上,喜忧参半:忧的是,类似“公交抢座”、“丁某某到此一游”的乱象屡见报端;喜的是,大与在国际舞台上举止投足无不彰显打过风范与形象…..难怪《论语》强调“人无礼,无以立”----礼仪,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民族精神、国家形象的根本。
    在我看来,用礼仪为国民素质、国家精神打好根本是大势所趋,百年大计!
    何谓“礼”?体现在个人的文明行为、文明习惯与文明素质中。日常交往中,不经意的举动总能透露一个人的素养,小到脱口而出的脏话,排队时的加塞,大到麻木冷淡、见死不救,无不凸显内心,更暴露良知与道德底线。从这种意义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其深刻的道理。
    何谓“礼”?更体现在规矩意识、规则意识中。“礼”从更高意义上而言是一种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平同志提出的讲规矩、立规矩、守规矩就是“礼”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最好体现与最高境界。
    如此看来,“礼”于人,于家。于国是根本,是依托,更是灵魂!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竭力推行!
    立“礼”首先要靠家庭与学校。家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家风、家训教育孩子,更教育成人。辅之以学校的教育,治标治本!不少的幼儿园已经开始学习国学,如《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应该跟上步伐!
    立“礼”还要靠媒体对于社会风气的营造。网络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不可小觑,媒体应该迎难而上,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让文明与道德的教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真正的“接地气”!
    其实,政府更不应缺位,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把“礼”上升至规则、规范、制度,让其成为公众行为、政府作为的标杆、戒尺。如果政府和官员们能够主动带头,以身作则,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显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礼”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社会、国家的合合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礼”将成为千年古过在国际竞争中的名片和杀手锏,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30 17:14 , Processed in 0.07521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