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3|回复: 0

面试备考面试真题解析(347)

[复制链接]

21万

主题

21万

帖子

6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2786
发表于 2017-7-2 1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社会上“好声音”的演唱者都很火爆,但是戚继光这类的人物却没多少人知道,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这个现象有点极端,我自己和我认识的很多人,不至于关注了好声音就不知道戚继光。当然,题目的意思是当今人们关注娱乐节目胜过关注历史,尤其不愿去深究,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我想是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从大背景看,我们今天本来就是信息和知识无限的时代。一个人如果被动接受的话,每天大量的娱乐节目足以使人目不暇接。和专业知识相比,文史哲知识不那么“实用”,和娱乐节目相比,又不那么“休闲”,所以,很少人会主动、持续地阅读文史哲,结果就是社科类知识停留在中学水平。
    第二,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利于娱乐信息,而不是社科知识的传递。娱乐信息和节目篇幅小,时间短,彼此独立,迎合了人们的“短时间快感和信息最大”的需要。而文史哲书籍需要完整阅读,整体理解。地铁上分段读完《战争风云》的人有几个呢,倒是每次看一段“好声音”刚刚好。
    第三,还有一个不容易被察觉的影响因素,就是“谈资”。娱乐节目都发生在当下,容易在朋友圈和办公室中得到较多回应,而文史哲类话题虽然对一些人的胃口,但兴趣点往往是分散的。军迷们热衷二战,雅士们好谈汉服,焦点分散,聊不起来,只有当下的“好声音”才是“最大公约数”,因此也无形中形成关注热点。
    普通人不通晓历史知识,看似不妨碍生活和职业生涯,少些谈资而已。但是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整个人群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念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难以判断国家在历史中的阶段和世界上的位置,难以形成自觉的合力与助力,甚至会变成历史正确方向的阻力。国民对历史的通晓,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同心同德,正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因此,提高历史教学在大中小学阶段的比例和份量,加强宣传、号召国民关心国家了解历史,这些都没错。但我们还要结合现代国民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精心打造文化产品,像日本的大河剧一般娓娓道来,像好莱坞一样传播价值观却润物无声,像清新的空气一样使人大口呼吸,充沛身心。这不仅仅是娱乐节目,而是个严肃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1 02:58 , Processed in 0.07213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