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图图书官网,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首 页 >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通用事业单位考试用书 > 2016-2017版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基+职业能力测试(教材+历年)4本套(通用版)

2016-2017版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基+职业能力测试(教材+历年)4本套(通用版)

浏览历史

此套餐包括以下几本教材: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精析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用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用书: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全国通用版]

1.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能讲课会答疑的教材

考点全面覆盖 汇聚热点话题

2.内容简介:

本教材立足于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由“民间”最权威人士——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研究院相关领域专家编纂而成。模块设置科学,知识点覆盖全面,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及时性和实用性,能很好地帮助考生夯实基础、开阔眼界、盘活知识。从对常考题型的解密入手,对考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巧进行了提炼与总结;各考点均有相应的深度分析与解题技巧点拨,以帮助考生理解与记忆。

绪论1

模块一时政热点与国情社情

第一章时政热点4

1节时政热点解读4

2节国内国际时事要点13

第二章国情社情19

1节疆域和人口19

2节自然环境23

3节资源、能源状况26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29

模块二政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32

1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32

2节辩证唯物论35

3节唯物辩证法37

4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1

5节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45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49

1节毛泽东思想49

2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51

3节社会主义改造53

4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54

第三章邓小平理论55

1节邓小平理论的发展55

2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56

3节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57

第四章中共党史60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65

模块三法律

第一章法理学68

第二章宪法72

1节宪法的基本理论72

2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5

3节国家的基本制度76

4节国家机构78

第三章刑法和刑事诉讼法84

1节刑法概述84

2节犯罪与刑罚86

3节《刑法修正案(九)》速递91

4节刑事诉讼法93

第四章民法和民事诉讼法98

1节民法概述98

2节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101

3节人身权104

4节物权104

5节债106

6节知识产权108

7节婚姻与继承108

8节民事诉讼法111

第五章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117

1节行政法概述117

2节行政行为118

3节行政诉讼法123

4节国家赔偿127

第六章经济法129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133

模块四经济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8

1节市场经济138

2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2

第二章微观经济144

1节市场主体144

2节市场机制145

3节市场竞争148

4节收入分配149

第三章宏观经济152

1节宏观经济调控152

2节财政与税收153

3节货币与银行156

第四章国际经济159

1节国际贸易159

2节汇率160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165

模块五历史人文

第一章历史常识168

1节中国古代史168

2节中国近代史176

3节中国现代史181

4节世界史185

第二章文化常识189

1节中国文学常识189

2节外国文学常识195

3节其他文化常识198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206

模块六自然科技

第一章自然常识210

第二章科技常识220

1节高新技术及其成果220

2节新中国科技成就223

3节生活百科227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232

模块七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

第一章事业单位概述236

第二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239

1节概述239

2节职称制度240

3节考核制度241

4节工资制度243

5节培训制度244

6节聘用制度245

7节岗位设置制度246

8节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247

9节处分制度249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251

模块八管理常识

第一章行政管理254

1节政府职能254

2节公共危机管理256

第二章行政组织258

第三章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261

1节行政决策261

2节行政执行262

第四章行政监督266

第五章社会管理268

1节社会管理的内涵及发展268

2节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269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271

模块九职业道德

第一章职业道德及其规范274

第二章事业单位部分行业的职业道德277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279

模块十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一章公文写作282

1节公文概述282

2节公文的格式285

3节公文的行文规则291

4节通用公文写作292

第二章公文处理300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304

模块十一文章写作

第一章无材料作文308

第二章材料作文315

模拟考场·高分必做320



  2015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试卷

  2015年河北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5年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类)试卷

  2015年5月23日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综合知识》试卷

  2015年5月24日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综合知识》试卷

  2015年陕西省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和检测机构招聘工作人员试卷

  2015年长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5年6月27日西安事业单位(综合岗)《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5年昭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2015年石家庄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岗位)《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绪论1

  模块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逻辑填空7

  第1节实词辨析8

  第2节成语辨析14

  第3节虚词辨析19


  第二章片段阅读22

  第1节主旨概括题22

  第2节意图判断题30

  第3节细节理解题33

  第4节词句理解题36

  第5节态度观点题39

  第6节标题填入题41

  第三章语句表达44

  第1节语句排序题44

  第2节语句衔接题46

  第3节下文推断题49

  第4节病句判断题50

  第5节歧义句辨析55

  第6节语句多元考查58

  第四章篇章阅读69

  全真限时模考75

  80分狂练84

  模块二数量关系

  第一章

  数学运算

  87

  第1节方程与不等式87

  第2节行程问题91

  第3节比例问题95

  第4节几何问题99

  第5节计数问题102

  第6节最值问题106

  第7节费用问题108

  第8节初等数学问题111

  第9节趣味杂题116

  第二章

  数字推理

  120

  第1节基础数列120

  第2节非整数数列122

  第3节多重数列123

  第4节幂次数列124

  第5节多级数列125

  第6节递推数列127

  第7节特殊数列128

  全真限时模考129

  80分狂练130

  模块三判断推理

  第一章

  图形推理

  133

  第1节数量规律133

  第2节位置规律138

  第3节样式规律141

  第4节空间重构145

  第二章

  定义判断

  148

  第1节单定义判断148

  第2节多定义判断152

  第三章

  类比推理

  154

  第1节语法语义关系154

  第2节集合关系157

  第3节对应关系158

  第四章

  逻辑判断

  160

  第1节演绎推理型160

  第2节加强削弱型170

  第3节逻辑运算型175

  第4节前提假设型178

  第5节解释评价型180

  第6节归纳推导型182

  第五章

  事件排序

  185

  全真限时模考188

  80分狂练194

  模块四资料分析

  第一章

  直接查找型

  197

  第1节简单查找197

  第2节简单计算199

  第3节读数比较200

  第二章

  计算型

  202

  第1节增长率相关计算202

  第2节比重相关计算208

  第3节平均数相关计算209

  第4节其他计算210

  第三章

  大小比较

  215

  第1节增长率相关比较215

  第2节比重比较219

  第3节平均数比较221

  第4节其他比较222

  第四章

  综合分析

  224

  第1节文字材料224

  第2节图形材料228

  第3节表格材料231

  第4节综合材料234

  全真限时模考238

  80分狂练242

  模块五常识判断

  第一章

  政治常识

  245

  第1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45

  第2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47

  第3节中共党史249

  第4节时政热点252

  第二章

  法律常识

  257

  第1节法理学257

  第2节宪法258

  第3节行政法&行政诉讼法261

  第4节民法&民事诉讼法266

  第5节刑法&刑事诉讼法269

  第三章

  经济常识

  273

  第1节基本经济常识273

  第2节市场经济275

  第3节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76

  第四章

  人文历史

  279

  第1节文化常识279

  第2节历史常识283

  第3节其他知识287

  第五章

  地理(国情)与科技

  290

  第1节中国国情290

  第2节世界地理293

  第3节科技与生活295

  全真限时模考301

  80分狂练304

  附录

  国内时事

  305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统考《职业能力倾向验》A类试卷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2015年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精选)  

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精选) 

2014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2014年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2013年四川省泸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2013年天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 



绪论

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政策背景及现状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地方称为《综合知识》)应用于事业单位考试的历史由来已久,主要测试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剖析历年考试的命题可以发现,公共基础知识考查范围广泛,涉及知识难度相对较低。其特点是重记忆、轻理论、题量大、知识杂、题目易、准备难,是选拔优秀人才进入事业单位的基础性考试。可以说,这一考试科目代表了事业单位任用人才的最基本标准。公共基础知识面狭窄的人,不能很好地适应事业单位的职位要求,不能很好地处理日常工作。所以,在备考中考生不仅要注意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这一考试科目的出现与我国规范事业单位录用人员考试制度的努力密切相关,同时,它是建立在国家传统教育体制之上的专业考试,考查对象主要是在应试教育下形成记忆型知识结构的考生。《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知识的广博程度,当然,在某些题型上也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但这类试题也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基础之上的,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

二、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情分析

根据近几年各地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命题情况,可以看出《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题量较大,知识覆盖面广

事业单位的考试属于选拔性的考试,其目的之一是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选拔出适合事业单位各种岗位的人才,各地方在命制《公共基础知识》试卷时,都设置了较大的题量。这是因为,适当地增加试题的数量,才能使考试的内容更加全面,才能更客观地考查出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才能使考试更有意义。近年来各地的试卷,试题都在80—100道之间,也有部分地区题目达120—150道。这样就使得考试内容较好地覆盖了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笔者根据每年各省市的《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梳理出了事业单位考试这一科目的主要考试内容:

政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重要文件、领导重要讲话等。

时事政治方面: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省内发生的重大时事,包括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

法律方面: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以及最新公布或修订的法律。

经济方面:经济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

管理方面:管理原理、管理功能、管理方法等。

公文写作方面:一般公文的格式、规范及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人文历史方面:古今中外经典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历史常识等。

科技知识方面:自然科技知识、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

国情方面:我国地理历史、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等基本概况。

省情省况方面:该省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民族文化、行政区划及人口;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事业单位管理方面:与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相关的知识。

职业道德方面: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五条基本规范及其主要内容。

2.题型多样,考试目标全面

从近几年各地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试卷来看,大都体现了题型多样性、考查目标全面性的特点。从题型的多样性来看,近几年出现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纠错题、简答题、公文实务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和写作题等,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岗位要求,选择不同的题型进行组合,充分体现了考试目标的全面性;从题型分布的比例关系来看,在多数情况下,客观性试题的比重较大,主观性试题的比重偏小,这说明试卷着重考查考生对有关社会问题的理解、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近年来,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中对材料作文题的考查越来越广,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材料作文题的要求是根据给出的材料和答题要求,写一篇文章。所给的材料一般为600—1000字左右,这些材料很重要,是作答的主要依据,考生应充分利用给定的材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

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备考策略

考生在考前进行细致充分的准备,对提高考试成绩是大有益处的。具体来说,进行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科目的备考,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领会考查范围

主考部门颁布的考试大纲是命题和考试的依据,也是考生进行复习准备的参照系。但是每年考试大纲的发布时间离考试时间较近,等新大纲出来后再复习备考未免太仓促,因此,考生应先以去年的(或上一次)的考试大纲为依据尽早备考,因为一般来说大纲变化不会太大。在新大纲出来之后,可以新旧对照,根据变化部分调整复习内容。《公共基础知识》考查范围广,熟悉考试大纲,有利于考生有的放矢地备考,也有利于考生对考试的整体理解和宏观把握。另外,了解近几年本地考试的真题也有助于把握这一科目的考查范围和形式。

2.准备必要的辅导资料和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具有题量大、考试时间短等特点,如果不进行细致、充分的复习准备,考试时就容易丢分。因此,考生应在充分领会考查范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一些质量较高的辅导资料和练习题,为复习备考做好切实的准备。很多考生也认识到了考前进行仔细备考的重要性,并制订了一些复习计划,但在备考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究其原因,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准备的资料和练习太少,认为只要好好领会考试大纲,稍加练习即可,这样导致对考试内容及应试技巧的“半生不熟”,考试时由于生疏而产生慌乱,致使考试失利;另一种是准备的资料太多,整天忙于知识的记忆和题海战术而无法自拔,过犹不及。这两种情况考生都应该尽量避免。

3.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具体内容的复习不能漫天撒网,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状况、工作紧张程度以及生活情况安排复习。既要充分利用时间,又要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复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十分关键。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不仅能帮助考生全面学习、巩固知识,更能通过备考目标的不断实现来增强考试的自信心。复习计划中要安排适当数量的自我测试,自我测试应同自己的备考活动协调一致,其具体的实施可以依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等因素进行灵活安排。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备考内容和考试目标的理解,结合考试大纲,大胆推测考试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有意识地为自己设计一些试题,这些试题的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重在达到考查目的,然后与辅导教材相对照,以判明正误。

4.注重记忆,适当练习

公共基础知识,顾名思义,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而已,它的灵活性有限,也不要求有多高的解题技巧,关键就是对知识点的记忆要精准,通晓的范围要广泛。练习是必需的,它的作用首先在于加强记忆、巩固记忆,其次才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所以,只要有针对性地做一定量的练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模块一时政热点与国情社情




第一章时政热点第1节时政热点解读

考点1十八届五中全会热点解读

1.6大原则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2.11个目标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2)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3)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4)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6)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7)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8)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9)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10)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11)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3.5个发展理念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4.4个创新发展方向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系、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5.协调发展4大层次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6.绿色发展4大方面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治行动。

7.开放发展3大任务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度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局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 网站支持什么快递? 是否包邮?运费多少?
网站支持的快递有:中通、汇通、圆通、顺丰和EMS。顺丰和EMS不包邮,其他快递满39元包邮。提交订单时自动产生运费。
2. 什么时间发货?几天能到?
订单将于48小时左右发货。特殊情况除外。货发出后一般地区3天左右到货,偏远地区四五天左右到货。
3. 支付方式有哪些?
网上银行和支付宝。
4. 购买了图书,如何查询订单信息及发货情况?
登录账户后,可直接在会员中心查看发货单号。也可以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电话4009985808进行查询。
5. 怎么领取电子版资料?
华图图书网首页导航栏找到增值服务专区http://book.huatu.com/zzfw.php,找到资料下载,下载相关资料即可。或者找在线客服领取。
6. 图书收到错误怎么办?有破损怎么办?
将收到书的图片拍照发送至在线客服,核实后会重新补发正确图书。
7. 购买图书赠送的视频课程,要如何查看?
在图书背面封皮查看视频课程使用方法,按照相关步骤操作即可。或者在此页面直接输入卡号密码来观看:http://book.huatu.com/zzfw_gwy.php?act=card
8. 我的收货人地址填写错误怎么办?
收货人地址需要更改时,可以联系QQ在线客服或拨打电话4009985808让客服进行更改。
9. 我的书买错了,想要更换下图书怎么办理?
书买错了,把错误图书寄回来后,联系在线客服补发正确图书,需考生自行承担运费。
10.是否支持货到付款?
不支持,书是先付款后发货的。
买家评价
总计0个记录,共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匿名用户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