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笔试模拟题四答案
1.【答案】A【解析】推脱,着重指摆脱、开脱,使自己无关,多指责任、问题或与己有关的事情。推托,专指借故拒绝,即婉言表示不接受,后面常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多指让自己做而不愿意做的事情。面市,指一般商品上市;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问世。从“消费者”一词可知,应选“面市”。本题应选A。2.【答案】B【解析】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面目全非,就是指事物改变得和过去的完全不一样了。“侃侃而谈”是褒义词,“夸夸其谈”是贬义词。“面目全非”含贬义,“面目一新”含褒义。结合题意,应选B。
3.【答案】C【解析】很明显,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理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且是“与时俱进”,这几种理论不可能“齐头并进”的,因此选C。
4.【答案】D
5.【答案】B【解析】如果增加2台机器,工程用时是原定时间的 ,少了 ,所以2台机器是原有机器数 的,即原有机器是14台。如果减少2台机器,即用14-2=12(台),所用时间是原定时间的 ,多 ,即 小时是原定时间的 ,所以原定时间是 ÷=4(小时),由一台机器去完成则需要14×4=56(小时)
6.【答案】B【解析】由于祖父与小明的年龄差是固定不变的,由条件又可以推出,这个年龄差分别是5倍的数,4倍的数,3倍的数,即5、4、3的最小公倍数。所以小明的年龄为5×4×3÷(6-1)=12(岁)。故祖父的年龄为60+12=72(岁)。
7.【答案】A【解析】设卖出x千克,则(120-x)=4(90-x),故x=80。所以两桶共剩(120-80)+(90-80)=50(千克)。
8.【答案】C【解析】由于从甲地到乙地的上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下坡路;从甲地到乙地的下坡路,就是从乙地到甲地的上坡路。把从乙地返回甲地的路,设想为从乙地到丙地的路时,显然,从甲地到丙地的路程等于甲、乙地路程的2倍,且其中恰有一半为上坡路,另一半是下坡路,汽车从甲地到丙地耗时为9+= (小时),由于每千米上坡路耗时 小时,每千米下坡路耗时 小时,又因为从甲地到丙地中,上坡路等于下坡路,故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等于: =210(千米)。
9.【答案】B【解析】题干中,马铃薯就是土豆,西红柿就是番茄。故选B。
10.【答案】D【解析】题干中“锄头”的主要作用是“锄草”。符合题干关系的只有D项。“电梯”的主要作用是“载人”。A、B、C项均是并列关系。故选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