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农信社考试:高频考点四之汇率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提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时,一般指的是名义汇率,即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一种被称为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用这种标价法,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减少,即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币升值。另一种被称为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用这种标价法,一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增加,汇率上升表示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目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本币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大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升值;(2)通货膨胀率。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汇率上升;(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升值,则汇率降低;(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从农信社考试的角度来看,本考点主要考察汇率的相关概念、汇率的标价方法、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等。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将会导致该国货币汇率( )。
A. 上涨 B. 下跌 C. 平价 D. 无法判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化与各国货币在发行国的购买力相对变化而变化。购买力和汇率呈正相关关系,即购买力越强汇率上涨,而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物价水平与汇率呈负相关关系。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该国汇率下降。故选B。
本国货币贬值,可以使( )。
A. 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增加 B. 本国的进口、出口都减少
C. 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D. 本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答案]:C
[解析]:本国货币贬值,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增强,本国出口将会增加,进口将会减少。故选C。
为办理国际间的货币收付,清偿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而进行的业务活动称为:
A. 国际结算 B. 国际清算 C. 国际清偿 D. 国际支付
[答案]:A
[解析]:国际间的货币收付行为称为国际支付,国际间的债权债务清算活动称为国际清算,也叫国际清偿。国际清算和国际支付合称国际结算。A包含BCD,故选A。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
[答案]:×
[解析]: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人民币完全可兑换是指( )。
A. 人民币可自由进出境
B. 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可换成为人民币
C. 无论是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
D. 人民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汇
E. 包括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和资本项目的部分兑换
[答案]:ABCD
[解析]:完全可兑换大体是指:本币在境内可兑换为外币;外汇可携出或汇出境外;本币可自由进出境;外币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本币;无论是居民还是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币;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故选ABC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