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7-6-27 22:40:12

2013年安徽农信社考试模拟题一

一、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1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词语表示“征询”的有: A 。
    A.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B.蒙、承蒙、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C.敬希、烦请、恳请、希望、要求
    D.可行、不可行、希望、妥否
    2.下列词语表示“期请”的有: C 。
    A.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B.蒙、承蒙、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C.敬希、烦请、恳请、希望、要求
    D.可行、不可行、希望、妥否
    3.记叙要素齐全的是下列哪组? C 。
    A.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话、情节
    B.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对话
    C.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D.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描写、情节
    4.论据可简单地分为两类,这两类是 AB 。
    A.理论论据 B.事实论据 C.直接论据 D.比喻论据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有什么区别?
    应用写作具有直接的功用性。它主要是用来办理事务、用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而文学写作不以直接办理事务为目的,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宗旨。
    应用文的真实性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是有区别的。应用文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要求所依据的材料真实、准确、内容实事求是。文学作品要求的是艺术真实,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或发展趋向,因而不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大胆进行艺术虚构。
    应用文的表述要求准确、不产生歧义,简明精练,具有平实的特点,对积极修辞的方式,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衬托……等使用有一定限制。而文学写作,多用各类积极修辞的方式,以达到特定的艺术目的。
    应用文写作在思维方法上更侧重逻辑思维,而文学写作侧重于形象思维。
    一般的应用文多数有惯用格式,其中国家机关行政公文具有规范格式。应用文的格式具有使用的稳定性,所以要求写作时根据各类应用文的不同,遵守各自的惯用格式和法定规范格式。而文学写作,除了旧体诗词,一般没有惯用格式。
    2.你怎样看待学习应用写作? (不拟答案)
    3.应用文的主题有哪些要求?
    (1)主题正确。要求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主题集中。应用文要集中表达一个主题,重点要突出。
    (3)主题深刻。应用文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提出推进社会发展的有益见解。
    (4)主题鲜明。应用文的观点必须明确。肯定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鲜明,表述要清楚、明白,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4.怎样取舍材料?
    材料是撰写应用文的基础,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为主题服务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前提是占有材料。有了材料,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材料都写到文章里去,只有那些能够证明或说明主题的材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其他的都应该舍弃。
    5.怎样理解应用文语言“得体”的要求?
    得体,指应用文语言要适应不同文种的需要,说话有分寸、适度。例如:撰写公文其用语就应当符合公文的行文关系、使用范围与作者的职权范围(地位与身份)。上行文,用语尊重、简要,体现出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负责的精神;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要体现诚恳配合、自愿协作的态度,用语谦和礼貌;下行文,要体现出领导机关的权威与政策水平,用语明确、具体,分寸得当;文告的用语宜通俗、明白,尽力避免生僻难懂的词语、典故及专业术语。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文件,更要注意词语平和而有礼貌,表示出热诚服务的愿望。
    三、运用应用文专用词语填空:
    1.
    ××省××局:
    你 局×字〔1983〕第073号请示 已收到 ,经与××部研究 答复 如下:……
    2. 据 部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会同××司××办公室抽调×名同志组成了“××事件调查组”……
    3.《××××办法》 经 厂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 参照 执行。
    4.……以上意见,如 无不妥 , 请 批转各部属院校。#p#分页标题#e#
    5.……为了……的需要,特 颁发 如下指令。
    6. 承蒙贵 局大力协助,我校×××研究所各项筹建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
    7.×××来函 已收悉 ,关于××一事,我部完全同意 你 局意见…… 特此 函复 。
    8.……以大力协作 为盼 。
    9.以上所请 如无不妥 ,以迅即 批复 为盼。
    10. 该 生 是 我校××系××专业××级学员……
    11. 针对 该厂此类错误做法,上级有关部门曾多次行文, 责令 其有关领导迅即查清问题,限期纠正错误。
    12. 获 悉 贵 总公司成立,谨表 贺忱 。
    13.以上命令 着即 施行,不得 有违 。
    14.以上通令,应使全体公民 知晓 ,切实 遵照 执行。
    15.随函附送《××××情况统计资料》一份,请 查收 。
    16. 根据 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 会同 有关部门,对农村电网改造工作进行了研究。
    17. 为了 进一步提高我省企业管理干部的管理素质,决定对在岗企业管理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经 征得四川省行政管理学院同意, 拟 委托 该院举办企业管理专业班……
    18.以上请示,望予 批准 ,并列入一九九一年招生计划。
    19. 为了 防止计算机2000年问题, 经 国务院批准, 现 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20. 遵照 省人民政 府领导同志的指示, 现 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文处理等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 转发 给你们。
    四、分析下面文章片段,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阅读下面的片段,说说它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和议论方法?
    人类如果要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就需要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量,而要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就必须发展饲养业,而饲养业的长足发展,又有赖于蛋白饲料工业的腾飞。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致力于蛋白质源的开发。
    〖分析〗该段采用了因果论证(演绎论证)的方法。
    论点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注意致力于蛋白质源的开发。
    论据是:人类如果要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就需要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量,而要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就必须发展饲养业,而饲养业的长足发展,又有赖于蛋白饲料工业的腾飞。
    现在人们正在依靠生产SCP(单细胞蛋白质)和MP(微生物产物)来扩大蛋白质源。单细胞蛋白质的生产,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它首先在法国和英国发展起来,渐次推广到民主德国、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根据最新情报,苏联用标准石蜡已经生产出大约50~60万吨SCP,并准备到1990年增长到数百万吨。这种工厂化生产占地少。据预测,生产100万吨牛肉,大体上需在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放牧牛群,而生产100万吨单细胞蛋白质只需要1.8平方公里的厂房就足够了。
    大规模生产单细胞蛋白质的主要原料是石油成分、天然气、甲醇和乙醇、碳水化合物、二氧化碳等。
    〖分析〗以上段落对“SCP(单细胞蛋白质)”进行了说明,先说明其历史和现状,其中还用比较方式说明SCP生产的优越性。然后接着用诠释方式说明生产所需的原料。
    目前联合国正在推广“微生物产物”的生产,其原料为淀粉质:木薯、香蕉柞粕、马铃薯、马铃薯粕等。例如马铃薯原料中蛋白质占5%,碳水化合物为9%,如使其蛋白质化,则蛋白质变为20%,碳水化合物35%。将Aspergillus(曲霉)引入原料,经40~50个小时后即可制成。因系固体发酵,所以即使不用密闭的大桶,不在工厂里生产也完全可以进行。
    〖分析〗以上段落先以诠释的方式对“微生物产物”进行说明,先说明其生产原料,然后用举例方式说明生产方法。
    2.下面这小段议论,论题是什么?用了哪些议论方法?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而所谓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传统”和“文化传统”等概念,属于事实判断的范畴,本无所谓褒贬。但当这些概念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的时候,在价值指向上,它就与“优秀”、“进步”密不可分,因为只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成为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所讲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那些主要的思想观念。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反映的那些文化传统,也必然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p#分页标题#e#
    〖分析〗该段采用了因果论证和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论题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必然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论据是:因为只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成为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内在动力。
    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的文化基本精神,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且随着文化的发展演变而发展变化,不断扩大和加深自己的思想内涵。因此,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而不是莫测高深的玄思妙想。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分析〗该段采用了因果论证(演绎论证)的方法。
    论题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论据是:“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安徽农信社考试模拟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