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农信社笔试专项练习-会计部分(一)
1. 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2. 会计要素有哪几项?
3. 经济业务引起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有哪几种类型?
4. 什么是会计等式?有哪两个不同的会计等式?
5.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哪些?
6.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7. 为什么要设置账户?
8. 复式记账法包括哪几种具体的方法?
9.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10.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是什么?
11.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如何?
12. 审核原始凭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3. 记账凭证应具备哪些内容?
14. 原始凭证应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15. 会计凭证分为哪两类?试述各类会计凭证的定义。
16. 试述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17. 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有什么区别?
18. 什么情况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
19. 活页账与订本账各有什么特点?
20. 设置账簿的原则有哪些?
21. 账簿按形式如何分类?
22. 选用适合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时,应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23.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具有哪些优缺点?
24. 科目汇总表是如何编制的?
25.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记账程序是怎样的?
26.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具有哪些优缺点?
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与监督。核算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成会计信息,成为能够在会计报告中概括并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资料。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 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3.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引起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主要有:(1)资产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增加,会计等式保持平衡。(2)资产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同时等额减少,会计等式保持平衡。(3)资产类项目一个增加,一个减少,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4)负债类内部项目之间、权益类内部项目之间或者负债类项目与权益类项目之间此增彼减,会计等式也会保持平衡。
4.会计等式也称为会计平衡式、会计方程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会计等式主要包括:(1)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一收入一费用。
5.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陛。
7.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的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一种手段。会计科目仅仅是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而核算指标的具体数据资料,则要通过账户记录取得。所以,设置会计科目以后,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一系列反映不同经济内容的账户,用来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
8. 复式记账法包括的方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9.账户一般可以划分为左右两方,每一方再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栏次,用来分类登记经济业务及其会计要素的增加与减少,以及增减变动的结果。在账户左、右两方主要的内容是记录: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及期末余额。
10.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来判定账户性质,成为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指示着账户记录的方向是左方还是右方。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即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11.(1)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2)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3)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12. 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包括合规性审核、完整性审核、技术性审核三个方面的内容。
13.(1)填制单位的名称;(2)记账凭证的名称;(3)记账凭证编号;(4)填制凭证日期;(5)经济业务内容摘要;(6)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和记账金额;(7)所附原始凭证张数;(8)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的记账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14.(1)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4)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5)经济业务内容;(6)数量、单价和金额。
15.按用途和填制程序分类,会计凭证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原始证据,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并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直接凭以登账的依据。
16.(1)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符合实际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填写内容齐全;书写格式要规范。(2)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凭证摘要简明;业务记录明确;科目运用准确;附件数量完整;填写内容齐全;凭证顺序编号。
17.(1)总分类账簿又称总分类账,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用以记录全部经济业务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2)明细分类账簿又称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总账科目设置,按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开设,用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3)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进行登记的账簿;(4)辅助账簿又称备查账簿,是对某些不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记录的经济事项或记录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主要是为某些经济业务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18.(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的方向,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4)会计制度中规定用红字登记的其他记录。
19(1)活页式账簿又称活页账,是把若干张零散的账页,根据业务需要,自行组合成的账簿。采用活页式账簿,账页不固定地装订在一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将空白账页加入账簿,在同一时l可里,可由多人分工登账。(2)订本式账簿又称订本账,是在账簿启用以前,就把若干顺序编号的账页装订在一起的账簿。采用订本式账簿,可以避免账页散失,并防止抽换账页。
20.(1)确保全面、系统核算各项经济业务,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分类的会计核算资料;(2)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人力、物力;(3)账簿格式要力求简明实用,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各项指标。
21. 账簿按形式分类,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22.(1)根据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的繁简等实际情况,选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2)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选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以便正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本单位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核算资料;(3)根据简化核算手续的要求,选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23.优点:由于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是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总分类账,因而容易理解,便于掌握。缺点:当企、事业等单位的业务量较大时,逐笔登记总分类账会增加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这种程序适用于一些规模小、业务量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24.将一定期间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相同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归类,定期汇总每一会计科目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相关栏内。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时间根据企业经济业务量的多少来确定,可以在每1天、3天、5天、l0天编制汇总一次。
25.(1)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2)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根据原始凭证和各种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4)根据各种记账凭证定期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6)月末,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各明细分类账的余额与总分类账的有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7)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财务报表。
26.优点:这种核算组织程序可以将日常发生的大量记账凭证分散在平时整理,通过汇总归类,月末时一次登人总分类账,减轻登记总账的工作量,为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方便。汇总记账凭证是按照科目对应关系归类、汇总编制的,能够明确地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经常分析检查经济活动的发生情况。缺点:汇总记账凭证按每一贷方科目归类汇总,不考虑经济业务的性质,不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而且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也较大。这种核算组织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企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