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du 发表于 2017-4-22 10:23:20

2016年5月21日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统考综合应用能力(D类)真题及答案解析

<P align=center><STRONG>2016年5月21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D类)试题</STRONG></P>
<P><BR>&nbsp;&nbsp;&nbsp; <STRONG>一、辨析题(30 分)<BR></STRONG>&nbsp;&nbsp;&nbsp;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请你对 这一观点做出判断和分析。<BR>&nbsp;&nbsp;&nbsp;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400 字。<BR>&nbsp;&nbsp;&nbsp; <STRONG>二、案例分析(60 分)<BR></STRONG>&nbsp;&nbsp;&nbsp; 案例一:<BR>&nbsp;&nbsp;&nbsp; 在一节小学科学课上,张老师正在讲有关天气方面的知识,忽然,有学生兴奋地喊道:“哇, 好漂亮的光环啊!&nbsp; ”同学们立刻把目光移到了窗外,原来,太阳周围出现了一圈美丽的日晕。&nbsp; 张 老师见状,灵机一动,问:“大家知道那是什么吗? ”“是彩虹! ”“不对,是一种云吧? ”大家叽叽喳 喳地讨论开了,张老师笑眯眯地对同学们说:“那我们到外面好好地观察吧!&nbsp; ”同学们像一群欢 快的鸟儿飞出了教室。 为了保护眼睛,张老师还端来一盆滴了墨汁的水,让同学们从水里观察。 张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日晕’,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一种大 气光学现象。 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的自然现象,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 ”同学 们兴趣盎然地听着,眼里充满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 这时,下课铃响了,张老师微笑着对大 家说:“回家以后每人写一篇关于观看日晕的体会吧。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利用书籍、网络查询 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nbsp; ”<BR>&nbsp;&nbsp;&nbsp; 案例二:<BR>&nbsp;&nbsp;&nbsp; 阳阳和丁丁是班上两个聪明又调皮的学生,成绩不错,但自觉性比较差,他们都喜欢化学, 特别是化学实验。&nbsp; 今天的化学课,陈老师要给同学们上关于乙醇的新课,课代表在上课前把相 关的实验用品和教学模型放到了讲台上。&nbsp; 阳阳和丁丁看到了,马上凑到讲台前动起手来。&nbsp; 阳阳 不小心弄坏了乙醇分子结构模型,丁丁则把乙醇碰洒在了讲台上。 正在这时,陈老师进来了,看 见讲台上一片狼藉,他厉声说道:“你们两个在干什么? 这些东西能随便动吗? ”阳阳马上说:“老 师对不起,这个分子结构太神奇了,我只是想看看,不小心弄坏了,对不起。&nbsp; ”丁丁也低着头,不 停地承认错误。&nbsp; 陈老师依然很生气,把他们叫到了班主任李老师那里,李老师想起这些天物理 课、体育课上发生的其他安全小事故,非常生气,直接让他们写检讨并请家长。&nbsp; 这件事情以后, 阳阳和丁丁逐渐失去了对化学课的兴趣,还时常故意不遵守纪律,甚至和两位老师对着干。<BR>&nbsp;&nbsp;&nbsp;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BR>&nbsp;&nbsp;&nbsp; 1.请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比分析案例中张、陈两位老师行为的成败得失。<BR>&nbsp;&nbsp;&nbsp;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400 字。<BR>&nbsp;&nbsp;&nbsp; 2.假如你是案例二中的班主任李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BR>&nbsp;&nbsp;&nbsp; 要求:方法得当,措施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300 字。<BR>&nbsp;&nbsp;&nbsp; 3.结合上述案例,谈谈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应遵循哪些原则?<BR>&nbsp;&nbsp;&nbsp; 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300 字。<BR>&nbsp;&nbsp;&nbsp; <STRONG>三、教育方案设计(60 分)<BR></STRONG>&nbsp;&nbsp;&nbsp; 新学期开学以来,班主任周老师发现班上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情况:他们没有学习计划,只 是听从老师和家长安排;课堂上很少积极发言,除非老师点名;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课 后几乎不主动复习、总结;不愿独立思考,遇到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不愿积极寻求解决办 法,总是寄希望于他人。<BR>&nbsp;&nbsp;&nbsp; 假如你是周老师,请针对材料中学生存在的冲突问题,设计一个教育活动方案(至少包括 主题、设计依据、目标、内容与过程、预计效果与检验方法等)。<BR>&nbsp;&nbsp;&nbsp; 要求:<BR>&nbsp;&nbsp;&nbsp; (1)自选一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并标明;<BR>&nbsp;&nbsp;&nbsp; (2)主题鲜明,依据合理,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BR>&nbsp;&nbsp;&nbsp; (3)逻辑严谨,条理清晰;<BR>&nbsp;&nbsp;&nbsp; (4)总字数 800~1 000 字。<BR></P>

newdu 发表于 2017-4-22 10:23:57

<P align=center><STRONG>2016年5月21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D类)试题<BR>参考答案及解析</STRONG></P>
<P><BR>&nbsp;&nbsp;&nbsp; 一、辨析题<BR>&nbsp;&nbsp;&nbsp; 【参考答案】<BR>&nbsp;&nbsp;&nbsp;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BR>&nbsp;&nbsp;&nbsp; (1)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意思就是教师的观念要转变 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更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比接受知识更有效。<BR>&nbsp;&nbsp;&nbsp; (2)教师在教学中实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需要做到: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 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够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使每 个学生都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BR>&nbsp;&nbsp;&nbsp; (3)新课程改革还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 习,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 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BR>&nbsp;&nbsp;&nbsp; 综上所述,教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 立自主地学习。<BR>&nbsp;&nbsp;&nbsp; 二、案例分析<BR>&nbsp;&nbsp;&nbsp; 1.【参考答案】<BR>&nbsp;&nbsp;&nbsp; (1)教师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当学生出现疑问时,张老师能够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体现 了张老师具有很好的教育机智;陈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特点,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 情绪,没有体现教育机智。<BR>&nbsp;&nbsp;&nbsp; (2)教学要遵循启发性教学原则。 张老师能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知道了日晕的知识;陈老师没能对学生进 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教育,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而且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BR>&nbsp;&nbsp;&nbsp;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 案例中,张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 好奇心,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而陈老师没有尊重学生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发展。<BR>&nbsp;&nbsp;&nbsp; (4)教师要遵循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疏导性原则。 案例中,张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循循善诱,有 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陈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不利于学生探究品 质和良好品德的形成。<BR>&nbsp;&nbsp;&nbsp; 2.【参考答案】<BR>&nbsp;&nbsp;&nbsp; 首先,沉着冷静面对。 控制好自身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通过循循善诱、以 理服人,使其充分、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及其严重性。<BR>&nbsp;&nbsp;&nbsp; 其次,机智果断应对。 与陈老师进行沟通协商,安抚陈老师以帮助其降低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协调学生和 老师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和解,并且协助他们顺利进行课堂教学。<BR>&nbsp;&nbsp;&nbsp; 再次,公平民主处理。 应该秉公办事,客观公正、民主高效地对事件做出处理。 例如,让学生回家写一篇反思 日记;让这两位学生在班级里做关于课堂安全的演讲,等等。<BR>&nbsp;&nbsp;&nbsp; 最后,善于总结引导。 对这起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引导全班学生提高关于课堂安全的思想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BR>&nbsp;&nbsp;&nbsp; 3.【参考答案】<BR>&nbsp;&nbsp;&nbsp; (1)教育性原则。 教师需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尽 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BR>&nbsp;&nbsp;&nbsp; (2)客观性原则。&nbsp;&nbsp;&nbsp;&nbsp;&nbsp; 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随意导致处理问题不公,不能偏心。<BR>&nbsp;&nbsp;&nbsp; (3)有效性原则。&nbsp;&nbsp;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nbsp;&nbsp; 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BR>&nbsp;&nbsp;&nbsp; (4)可接受原则。&nbsp; 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BR>&nbsp;&nbsp;&nbsp; (5)冷处理原则。&nbsp; 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后再去处理。&nbsp; 需要注意的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BR>&nbsp;&nbsp;&nbsp; 三、教育方案设计<BR>&nbsp;&nbsp;&nbsp; 【参考设计】<BR>&nbsp;&nbsp;&nbsp; 学段:小学<BR>&nbsp;&nbsp;&nbsp; 主题: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BR>&nbsp;&nbsp;&nbsp; 设计依据: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学生人生的一笔财富。 班级中存在学生不主动、 不自觉、不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缺乏自觉学习的习惯,因此召开此次班会,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 自觉性。<BR>&nbsp;&nbsp;&nbsp; 活动目标:<BR>&nbsp;&nbsp;&nbsp; 1.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BR>&nbsp;&nbsp;&nbsp; 2.学生能够做到自觉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R>&nbsp;&nbsp;&nbsp; 3.学生认识到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BR>&nbsp;&nbsp;&nbsp; 活动准备:<BR>&nbsp;&nbsp;&nbsp; 1.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习惯,写在纸条上。<BR>&nbsp;&nbsp;&nbsp; 2.准备多媒体课件。<BR>&nbsp;&nbsp;&nbsp; 活动过程:<BR>&nbsp;&nbsp;&nbsp; (一)故事引入<BR>&nbsp;&nbsp;&nbsp; 主持人讲述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位认为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 他认为终生所学到 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培养的良好习惯。 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学习上,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觉、主动学习。<BR>&nbsp;&nbsp;&nbsp; (二)交流讨论<BR>&nbsp;&nbsp;&nbsp; 由主持人收取学生准备的写有自己的学习习惯的纸条,并对大家的学习习惯进行分类汇总,列出好的学习 习惯和不好的学习习惯,并在黑板上板书。<BR>&nbsp;&nbsp;&nbsp; 选择其中具有共性的不良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其原因和解决办法。<BR>&nbsp;&nbsp;&nbsp; 学生小组派代表发言,总结学生发言,对不良学习习惯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BR>&nbsp;&nbsp;&nbsp; (三)自觉学习<BR>&nbsp;&nbsp;&nbsp; 班主任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展示班级同学自觉学习的情境,如部分同学能够主动提 问、自习课上自觉复习和预习,遇到学习中的问题主动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问题等。<BR>&nbsp;&nbsp;&nbsp; 通过对以上图片的观察和讨论,明确自觉学习的重要性。<BR>&nbsp;&nbsp;&nbsp; 班主任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制订班级自觉学习要求,倡导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践行,形成班级自觉学习的风气。自觉学习的要求如下:<BR>&nbsp;&nbsp;&nbsp; 课前主动预习、课后自觉复习;<BR>&nbsp;&nbsp;&nbsp; 作业按时、独立、认真完成;<BR>&nbsp;&nbsp;&nbsp; 积极思考,主动发问;<BR>&nbsp;&nbsp;&nbsp; 独立思考,主动交流;<BR>&nbsp;&nbsp;&nbsp; (四)班会总结<BR>&nbsp;&nbsp;&nbsp; 班主任寄语: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 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对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在自觉学习中,不断挖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让我们一起, 做学习的主人,成为自觉学习的践行者吧。<BR>&nbsp;&nbsp;&nbsp; 预计效果:<BR>&nbsp;&nbsp;&nbsp;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BR>&nbsp;&nbsp;&nbsp; 2.学习中的不良现象较少并逐步消失,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课后主动复习、总结,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 法,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R>&nbsp;&nbsp;&nbsp; 检验方法:<BR>&nbsp;&nbsp;&nbsp; 1.活动后观察学生们的变化;<BR>&nbsp;&nbsp;&nbsp; 2.在课堂中提问学生,检查效果。</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5月21日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统考综合应用能力(D类)真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