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24)
材料分析题材料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两绳问题”的实验,在一个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两根相距较远的绳子。被试者无法同时抓住,这个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丝刀和一把钳子。要求被试者把两根绳子系住(如图2所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把钳子作为重物系在一根绳子上,从而把两根绳子系起来。结果发现只有39%的被试者能在10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被试者认为钳子只有剪短铁丝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做重物采用的问题:
(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哪种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2)请指出问题解决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
(1)上述实验主要说明功能固着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实验中大多数被试认为钳子只有剪短铁丝的功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当做重物的功能,即体现了大多数被试受到功能固着的影响。
该实验结果对教学工作的启示在于: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避免功能固着带来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
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2)其他影响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问题中已知条件的呈现次序也会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②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解决需要表征问题、分析和定义问题,这要求问题解决者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只有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才能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③定势。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
④原型启发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此外,个体的情绪与动机、认知结构、个性特征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