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46)
二、辨析题(共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学习“功一力×距离”是懈决问题学习。
2.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3.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4.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5.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6.教育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所以教育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经济制度。
7.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8.考试时为照顾部分落后学生,应尽可能降低试题难度和分量。
9.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10.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二、辨析题
1.错误。理由:题干所述为规则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2.错误。理由:当新情境与定势一致时,定势对解决问题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3.错误。理由: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4.正确。理由: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学习的诱因。
5.错误。理由: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上位学习。
6.错误。理由: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7.正确。理由:一节课内完成两项以上任务的课就是综合课。
8.错误。理由: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同时也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如果像题干所述,就得不到学生的真实信息。
9.错误。理由:虽然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反映了人们的哲学观点,但它也是对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
10.正确。理由:关键期就是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提出来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