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46)
【单选题】1.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 )。
A. 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 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
C. 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 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2.三(1)班现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
A. 说服教育法 B. 实践指导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3.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
A. 双趋式冲突 B. 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4.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5. 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 认知的内驱力 B. 附属内驱力 C. 生理的内驱力 D.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参考答案】
1.【答案】D 考点:对小学生应急事故的处理。轻微脑震荡建议24小时内冷敷,目的是减少渗出、出血。24小时后热敷目的是促使淤血,血肿吸收。所以教师不应该热敷,这样会导致学生出血,故选D。
2.【答案】D 考点:德育的方法。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根据学生守则、中小学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进行评判,以促进助人为乐的学生并张贴运用的是品德评价法,故选D。
3.【答案】C 考点:目标冲突的趋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是指个体的目标既可以满足需要,但又对自己构成威胁,使得个体想接近这个目标的同时又想躲避它。题干中小斌想得高分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的心理冲突属于趋避式冲突,故选C。
4.【答案】B 考点:无意注意的含义。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同学们对蝴蝶的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属于无意注意,故选B。
5.【答案】A 考点:学习动机理论。奥苏贝尔将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认知内驱力大多是从好奇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指的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家长和同伴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努力学习的需要。小红因为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认知内驱力,故选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