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4:31:07

2016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26)

  教学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巧用瓶盖
小小瓶盖别丟掉,排列组合多巧妙。
妙用以后就知道,变废为美真奇妙。
http://z0371jjia.jingjia.org/uploadfile/2016/0831/20160831034946463.png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美术设计中的“排列组合”?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sydwthree 发表于 2017-4-11 15:37:15


  【参考答案】
    (1)美术设计中的“排列组合”主要指的是美术形式美的内容。浅显的讲就是将现有的素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在一起,使其满足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美术设计中的“排列组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对称和均衡,对称指完全相同和左右对折相等,均衡指左右大体相等,只是形状不同。2)对比和协调,在协调中有对比,指在主要色调面积最多的条件下,配合使用一些明度或冷暖不同的色调;对比色调,指冷暖和明度对比强烈的色调;调和色调,指对比相对弱的色调。3)变化和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指明部的(或暗部)的调子大体上统一,但是其中富有微妙的变化.或在连续相同的图案中出现一个或数个不同形状但大小一致的图案。
    (2)
    【知识与技能】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出示与瓶盖造型相似的生活物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瓶盖的造型上,扩散他们的思维。通过展示制作过程,教授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对瓶盖进行巧妙地组合和改造,提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环保意识。
    (3)【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教师展示用瓶盖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这些瓶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可是我们平时一般都把它们扔掉了,多可惜啊!今天我们就把这些瓶盖利用起来,出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学生把瓶盖摆放在桌面上。
    (1)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再比较:你们的瓶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瓶盖大小、高矮、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圆形的。
    2.除了瓶盖是圆形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出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看一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圆形的东西跟我们的瓶盖联系起来呢?
    4.想象游戏:
    一个瓶盖来像什么?两个瓶盖放在一起像什么?叠在一起呢?如果把三个瓶盖连在一起呢?把三个瓶盖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四个呢?五个呢?很多瓶盖呢?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什么?自己在桌面上摆一摆:说说你怎么摆的?
    5.教师示范。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开拓学生思维。
    三、创作阶段。
    动脑筋想一想:你想用瓶盖做什么呢?用你手中的瓶盖做一件小作品。
    学生练习:将瓶盖进行摆放、组合,制作成有趣的作品。
    出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材料进行创作,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作品展示,教学小结。
    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同学的作品、互相学习。
    五、课后拓展。
    欣赏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看一看它们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