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4:30:53

2015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35)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学校制度的建立
    B.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C.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D.中国近代社会的形成
    3.(  )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事实
    D.教育问题
    4.守恒指物体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恒定不变。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具有守恒观念的年龄阶段是(  )。
    A.O~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5.奥苏伯尔认为,适用于年幼的儿童及年长的学生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sydwfour 发表于 2017-4-11 15:16:33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
    2.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完备学制系统的出现,诸如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等,标志着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兴起。
    3.D【解析】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4.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而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是7~11岁,因而选C。
    专家点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历年考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3)7~11岁,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4)具体运算阶段。11~l5岁,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5.B【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发现学习适用于年幼的儿童及年长的学生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的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练习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