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银行招聘《会计学》考点:会计核算的前提要求
会计核算的前提要求会计核算的前提是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亦称为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假设
它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限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对会计主体概念应明确以下两点:
(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人。
(2)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2)会计主体不仅要与其他会计主体分开,而且还要独立于本企业主体的所有者。
(二)持续经营假设
它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持续经营的作用:明确了持续经营假设,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查债务,会计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如:历史成本就是假定企业在正常、持续的情况下运用于会计核算之中的。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不应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按期计提折旧,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来予以计量。
(三)会计分期假设
它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分期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一般采用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为月度、季度和半年度。
(四)货币计量假设
它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应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