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6-9-18 13:49:08

2011年山西省直事业单位真题及解析五

1.企业法人登记属于(   )。
          A.行政复议
          B.行政登记
          C.行政许可
          D.行政审查
          2.“法无明文规定不定罪”属于刑法中的(   )原则。
          A.罪刑法定
          B.罪刑相适应
          C.平等使用刑法
          D.罪责自负
          3.某人着手犯罪时因意志以外的原因停止,这是(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4.只能归国家所有的是(   )。
          A.草原
          B.农田
          C.电力设施
          D.矿藏
       

sydwfour 发表于 2016-9-18 14:44:08


      
               
          5.下列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
          A.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14周岁以上的公民
          C.已满16周岁的公民
          D.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收入为生活来源
          6.《婚姻法》规定,下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   )。
          A.工资、奖金
          B.一方婚前因工伤所获赔偿
          C.一方得到的只赠与一方的遗产
          D.婚前一方父母为子女购置的房屋
          7.下列可以获得国家赔偿的是(   )。
          A.王某冒充违法人员自首,被行政拘留
          B.某公务员用公车送孩子上学途中撞人
          C.公安甲用枪械、警棍致使公民乙受伤
          D.罪犯自残以骗取保外就医
          8.犯罪的根本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法惩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主观意识性
       

sydwthree 发表于 2016-9-18 15:53:37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企业只有经过法人登记,才能取得法人资格,其合法权益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因此,企业法人登记的性质是行政许可。
          2.【答案】A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犯罪停止的形态,共有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三种。犯罪预备发生在为犯罪预备工具、准备条件的阶段,尚未着手实施,故排除A项。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故排除B项。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其行为具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故排除D项。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4.【答案】D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和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物权法》第46条规定:“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sydwone 发表于 2016-9-18 17:08:10


      
               
          5.【答案】D
          【解析】《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另外,间歇性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完全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6.【答案】A
          【解析】这考查我们对婚姻法的了解程度,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来判断。另根据《婚姻法》第17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工资、奖金,归夫妻共同所有,A项当选。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故B、C项属于个人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2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因此,D项属于个人财产。
          7.【答案】C
          【解析】《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A项属于故意作虚伪供述;B项属于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D项属于公民自伤、自残,因此都不能获得国家赔偿。
          8.【答案】C
          【解析】犯罪是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严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其本质特征,它决定了另外两个基本特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1年山西省直事业单位真题及解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