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19 23:31:52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 )。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劳动价值论
C.剩余价值学说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关系 B.物质资料生产
C.商品 D.社会总产品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生产 B.交换 C.分配 D.消费
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生产资料
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
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7.生产资料包括( )。
A.资本技术和管理 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 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
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
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
A.劳动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生产资料
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劳动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劳动者

sydwfour 发表于 2016-6-20 00:42:26


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
A.生产关系的总和 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经济规律
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生产力 B.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 D.物质资料生产
14.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属于( )。
A.普遍规律 B.特殊规律 C.共有规律 D.客体规律
15.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6.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17.价值量的多少是由( )。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8.价值是商品的(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物质属性 D.一般属性
1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 )。
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B.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
20.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sydwthree 发表于 2016-6-20 01:07:58


2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抽象劳动 B.具体劳动 C.脑力劳动 D.体力劳动
2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 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
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 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
2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2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 )。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5.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6.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7.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
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2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
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
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30.劳动生产率是指( )。
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 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

sydwtwo 发表于 2016-6-20 01:46:19


31.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减不变
3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33.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 )。
A.抽象的劳动表现出来
B.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
C.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D.处在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34.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基于货币(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
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随时退出流通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可以暂时不用现金购买
35.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也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
36.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 )。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37.货币流通规律是( )。
A.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B.关于货币本质的规律
C.关于通货膨胀的规律 D.关于通货紧缩的规律
3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 )。
A.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39.一台洗衣机在商店里出售,标价1200元。这个“元”是( )。
A.价值标准 B.价格标准 C.交换价值的标准 D.销售标签
40.缴纳赋税、租金和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 )。
A.流通手段的职能 B.支付手段的职能
C.贮藏手段的职能 D.世界货币的职能

sydwthree 发表于 2016-6-20 02:57:02


41.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工具的状况
C.社会的上层建筑 D.社会经济制度
42.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之所以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在于( )。
A.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B.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
C.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从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43.通货膨胀是由于( )。
A.货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 B.货币供应量显著多于货币需要量
C.货币供应量刚好等于货币需要量 D.按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发行数量
4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 )。
A.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45.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是( )。
A.货币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B.货币发行量应大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C.货币发行量应小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D.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
4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剩余价值规律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价值规律
47.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 )。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 C.供求机制 D.风险机制
48.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些矛盾除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之外,还有( )。
A.货币与资本的矛盾 B.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49.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 )。
A.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
B.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C.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D.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
50.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 )。
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B.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C.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sydwsix 发表于 2016-6-20 03:56:41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3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理论来源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所继承的理论成果主要有( )。
A.剩余价值论 B.劳动价值论
C.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 D.把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向生产领域
3.物质资料生产是( )。
A.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或者出发点
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它研究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它研究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人与人的关系
C.它要研究所有制形式
D.它必须紧密地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考查生产关系
5.生产资料所有制( )。
A.决定了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
C.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D.决定着人们在产品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6.社会生产力( )。
A.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D.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A.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
B.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D.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8.生产关系是( )。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C.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9.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
A.劳动 B.生产 C.分配与交换 D.消费
10.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的决定性作用表现为( )。
A.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
B.生产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
C.生产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结构
D.生产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

sydwthree 发表于 2016-6-20 05:32:43


1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
A.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C.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D.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12.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货币流通规律
C.节约劳动时间规律 D.价值规律
13.经济规律的类型包括( )。
A.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B.人们可以认识的经济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14.在以下关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而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B.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C.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而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
D.自然经济存在于原始社会,而商品经济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15.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A.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B.封闭、保守的经济
C.自给自足的经济 D.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16.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
A.是开放型的经济
B.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C.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
D.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
17.与商品经济这个范畴相对应的范畴是( )。
A.社会主义经济 B.自然经济 C.产品经济 D.计划经济
18.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 )。
A.简单商品经济 B.发达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9.以下关于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
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B.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商品
20.商品的价值是( )。
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由具体劳动创造的 D.商品的本质属性

sydwfour 发表于 2016-6-20 05:41:10


21.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2.以下关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B.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C.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 D.价值要借助交换价值和价格表现出来
23.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4.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 )。
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
B.生产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
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
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25.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
B.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26.在商品价值量决定方面,正确的命题有( )。
A.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价值量是在不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27.“一只羊=两把石斧”的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石斧具有以下特征( )。
A.它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生产它的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C.它的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
D.生产它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28.价格标准是( )。
A.为了实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而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
B.通常由、政府制定
C.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D.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标准
29.在货币履行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
A.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 B.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C.到期支付价格总额 D.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30.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 )。
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 B.商品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 D.货币流通速度

sydwfour 发表于 2016-6-20 05:52:43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A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C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核心;D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2.【答案】B。解析:A项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项是研究商品经济的起点;D项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3.【答案】B。解析:A项的范围过大,生产方式还包含了生产力;C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D项是经济学的另一个分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4.【答案】A。解析:生产的内容、方式、性质,决定了交换、分配、消费的内容、方式、性质。所以生产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5.【答案】D。解析: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劳动者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构成。生产资料具体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6.【答案】A。解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具体包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7.【答案】C。解析:生产资料包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包含生产工具和辅助材料。A项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只能够通过劳动者和劳动要素发挥作用;B项是生产工具的定义;D项的内容不完整,缺了辅助材料。
8.【答案】A。解析:B项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C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D项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
9.【答案】B。解析:生产力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组成;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资料里面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10.【答案】D。解析:见上题。
11.【答案】D。解析:所谓生产方式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A项是经济基础;B项是生产力的构成;C项是杜撰的说法。
12.【答案】A。解析:人类社会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而是运用联系的眼光,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
13.【答案】D。解析:人类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文学、艺术、宗教、教育、体育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生产。因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提供人类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资料,并且物质资料生产对其他的实践活动也具有决定作用。
14.【答案】B。解析:经济规律按照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分为普遍规律、共有规律和特殊规律。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特殊规律。
15.【答案】A。解析: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
16.【答案】A。解析: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和联结方式,包括联结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方式、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方式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

sydwfour 发表于 2016-6-20 06:09:16


17.【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18.【答案】B。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
19.【答案】C。解析: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20.【答案】B。解析: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1.【答案】A。解析:本题是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2.【答案】B。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3.【答案】B。解析: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
24.【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所以研究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理由就是二者之间存在联系。
25.【答案】D。解析: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的交换;同质才能进行量的对比,而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6.【答案】A。解析: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7.【答案】B。解析: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马克思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是进一步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二重性原理。
28.【答案】C。解析: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