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模拟题: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 媒体 反思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背景】
2013年4月17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被警方刑拘。
校园投毒案确实是中国高校时隐时现的一道暗伤:1995年5月、1997年5月,清华、北大先后发生了两起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除涉嫌人为作案外,铊盐未按剧毒品管理是重要原因。其中,清华女生朱令,终身致残,而此案至今未破。我们还会想起2004年的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以及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清华投毒案的毒品来源不明,北京大学投毒案的毒品来源于学校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投毒案的毒品来自网上。
除了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之外,一些天之骄子为了一些琐事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此类案件频发,到底原因何在,值得反思。今年1月,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针对大学生寝室关系,在华中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43%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记者调查发现,容易引发寝室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性格、生活习惯以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当问题出现时,多数学生会选择跟室友“冷战”。
【标准表述】
【影响】
在4月19日之前的时间里,尽管上海警方称复旦投毒案件仍在调查之中,作案动机并未对外披露。热帖网友们仍然纷纷发挥想象,扮演着现实版的“福尔摩斯”,通过只言片语“饶有趣味”地寻找着林某投毒的作案动机,“嫉妒说”, “误杀说”,“情杀说”相继出现。
报网互动,读者时间介入新闻
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疑遭室友投毒的事件,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针对这一热议的话题,“文汇报”微博及时组织“微互动”,并展开网络投票调查。“微互动”仅仅1小时,就有1000名网友参加投票,转发超过600人次,评论近100条。截至记者昨天发稿时,投票、评论和转发数量不断创出新高。
网友留言,反思教育成共识
复旦大学遭投毒的研究生黄洋已于16日下午去世,消息称,黄洋的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希望配合警方调查,还儿子一个公道。在吊唁黄洋的同时,很多网友通过“文汇报”微博表达自己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看法。
网友“江迪”说,“进入高校前是中学的排名靠前者,进入高校后很容易泯然众人。高校教育不及时跟进协助调整心理,很多问题会暴露激化。”
网友“无知无痴”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先要构建一个有良知的社会。大学从来就不是象牙塔,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教育出美好的人,可如果社会环境不配合,教育将是多么复杂和艰难的事!
新华社在其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发表微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任何理由在生命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再大,人也应有底线。有外在知识无内在约束,教育应反思。”
很多网友在评论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反思”两字。“作为我们民族基础的教育体系简单地以成绩为度量,得到的自然是畸形的结果:一代代孩子们精神、道德的缺失,以至整个社会道德体系面临崩溃。学分至上使得社会忽略了孩子心理的成长,忽视了由于大人的过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原罪。希望黄洋的生命不要白白逝去……”
【相关评论】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生评论说,“对于此次案件,请不要过分夸大和炒作。对于出现在大学里的这类不幸案件,一方面我们要反思,但作为旁观者,大家也要多一份悲悯,让逝者安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也在回顾此事件发展以来的媒体报道轨迹之后指出:“媒体应当恪守中立客观的准则,拒绝过度的推测、引申,我愿与同行共勉。”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姚建龙评论说:“从披露的案情看,投毒的水桶至少是寝室同学的公共饮水源,受害对象明显具有不确定性。从这一点至少可以看出,他对他人的生命是何等的漠视,折射出生命教育在年轻学生群体中的严重缺位。”
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郑晓边表示,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是连日来高校死伤事件频频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背后是长期以来相关教育的缺失。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尽快亡羊补牢。此外,郑晓边建议,设置相应的服务机构,对大学生提供危机干预,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帮助。
对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曾评论道:“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华南师范大学的张敏强教授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各方面都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里出现的问题,很多可以从社会上找到根源,不能出了问题就埋怨教育。“的确,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多是空洞的口号,老师教一万遍,也抵不过社会负面行为的影响。现在社会氛围普遍比较浮躁,为了所谓成功,很多人不惜‘走捷径’,成了大学生的坏榜样。要解决大学的问题,就要先解决社会的问题,重塑道德观、价值观
观点:如果真要从黄洋的不幸个案中检讨中国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那大概不是什么专业性的“关注学生心理”,而是在更大范围内的人文教育的荒芜与缺失。该指责的不只是大学,而是涵盖整个漫长的儿童、青少年至青年期,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哪一环都有份儿。
一味注重功利性、技能性知识的大剂量灌输,轻忽人文教育的做法,正影响着许多孩子的健康成长。盯着功利性十足的个人目标,在竞争的压力下一路飞奔,其实很容易造成一些高学历人才的精神偏陋或心理失常,在原本只属于常识、常规的人际关系或行事挫折面前,缺少包容心与应对能力。不能反思与改变及此,而以工具心态说青少年心理学、人格养成,怕只是空谈。
【对策】
黄洋逝世后,其父母明确同意警方进行尸检,尸检结果将成为重要的案件证据。据接受调查笔录的黄洋同学透露,林某已供述了下毒的动机。但上海警方表示,由于案件仍处侦查阶段,并未对外披露林某作案动机等相关信息,请公众切勿盲目揣测和传播。
1.媒体报道需坚守职业道德
之中国,媒体审判则有愈演愈烈之势。如“药家鑫案”、“李昌奎案”、“吴英案”,到的“复旦投毒案”,无不带有媒体审判的痕迹。当年,药家鑫“激情杀人”,媒体先入为主给嫌疑人贴上富二代标签的“激情报道”,何尝不是一帖害人的毒药。当媒体和网民对案件进行不问证据、不问程序式的“围观”之时,我们的司法更容易被“民意”所绑架。一些法官往往碍于当时的强大的舆论压力,轻程序法,重实体法,不注重证据的搜集,草率判决,造成了司法不公正。
在法院未审判前,为防止媒体审判,影响司法程序的独立和公正,媒体应避免对案件有关的犯罪嫌疑人的背景、作案动机、犯罪方法,作案工具及其来源,甚至是犯罪嫌疑人的姓名、身份的报道。此类案件媒体只作为一个消息报道。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闻自由的扩张和公民意识的觉醒,媒体审判对于我国司法公正的摧毁力将更加强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司法界和新闻界需要在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无论如何,希望复旦投毒案的嫌疑人能得到一次公正的司法审判,也呼吁媒体自净,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
另外,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应该做无罪推定,也希望媒体不要大肆公开个人隐私,要保持客观和公正。”网友“雅典娜二叔”也如此说道:“我们见识了网络的力量,每个人的参与和围观致使整个事件无限波及,于是我们都成为浪潮中的乌合之众,而事件的发展最终也无法控制地坏下去。过分揣测“复旦投毒案”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2.校园教育应以尊重生命教育为基础,以德为先。
应当看到,当前的中国教育体系突出的是竞争性和功利性,而不是教育或者说是“人”本身。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居于教育利益链最底层的学生,已然沦为上游利益各方共同盘剥的“廉价劳动力”——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一线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作为政绩的教育数据更漂亮些。至于学生心灵的成长、道德良知的培育,则往往被忽视或放在次要的位置。
4月18日,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以“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为题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他指出:“目前整个校园,学生发生冲突以后往往喜欢用武力和暴力解决问题,反映出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缺陷。生命教育重于泰山,学校需引导学生重视生命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与身心健康,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3.学生心理教育亟待加强
熊丙奇指出,复旦投毒案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知识与道德的错位。由于我们只关注一个人的学历和知识,而缺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水平的关注,最后结果可能就是他有知识、没有文化,这样一系里校园极端案件便发生了。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有才无德。一个人的学历是代表他学习经历,反映了他知识教育一方面的成果,而无法反映出他的人格、身心,而人格的教育、身心的教育、心理的教育,这些教育才是对一个人起到更大作用的教育。第二,功利主义。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指向功利的功能,非功利的价值渐渐淡薄。具体表现在中小学阶段,很多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目标也是为了就业或者考研、出国。整个教育会陷入严重的功利化氛围当中。第三,漠视生命。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尊严的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保护自我这方面的教育是比较缺乏的,因此遇到矛盾的时候,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着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未来。学生心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管齐下,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学校应该采取措施来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开设相应的心理咨询的课,普及心理的一些知识,同时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一些心理的问题,给他们进行相应的救助。第二,学校、家庭应该关注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尤其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改变包办代替一切的家教思维,应该把学生作为是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对待,应该建立起平等沟通的关系。而在学校的集体里,老师应该引导同学平等相处、宽容相待,及时发现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矛盾,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这些矛盾,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三,社会需创造自由、公平的竞争氛围,给学生以多元、个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实现多元选择。我们应重视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从而减少极端个案的发生。
4.民众登陆新媒体,担当和责任不能忘
针对成为新闻热点的黄洋事件,网络上有些网友在反复讨论本案中毒物的具体成分以及嫌疑人获得毒物的具体途径——不得不说,这样的讨论和互动,很不妥当。
实际上,传播学研究早已表明,大众传媒对于暴力和凶案作案手法过于具体的报道,可能会引发社会中的暴力和更多犯罪行为。比如,在1995年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一案披露后,北大和中国矿业大学都陆续发生铊中毒案。
网络在追踪热点、延续新闻热度的同时,应承担主流媒体的应尽责任,全力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贡献应尽的力量。
【参考范文】
教育应以德为先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而人类的道德观念却越发淡薄了。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对于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重要,而教育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智为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学校教育把教学的主要内容定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怎样考高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是德育。什么样的人才叫人才?关于人才的定义,《现代汉语辞典》的注释是:“德才兼备,有某种特长的人”。 由此可见,“人才”,的特征是“德才兼备”。有德无才算不上理想的人才,有才无德同样称不上是合格的人才,只有德才兼备才称得上真正的人才。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司马光告诉我们: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其次政事,其次艺能。孔夫子教导我们:先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最后才是游于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有用,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技能,而在于他的道德修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能为社会接纳并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古往今来,许多具有优良品德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推崇。社会需要优良品德,对于每一个组织,对于每一名员工,好品德都是成功的坚强推动力。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所以无论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用人都必须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很多企业在用人时,首先看中的是人品,然后才是才。甚至有些公司规定用人原则:有德有才者重用,有德无才者培养用,有才无德者限制用,无德无才者坚决不用。
中国有句古话,先做人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古人又说过:“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若是品德高尚之人,即使在智力上、学习上比不上别人,但也必然会给社会增加温暖、带来和谐。相反,即使是一名的高材生,若是品德败坏,那么不但不会造出福音,反而会祸害社会,成为害群之马。例如最近的复旦投毒案,1995年5月清华及1997年5月北大先后发生的学生铊盐中毒案件,都引起社会轩然大波。
当然,我绝不否认才能在发展和事业中的重要性,但是对学生来说,品德比能力更胜一筹,好的品德对他一生受用,它就像一粒有生命力的种子,最终能让你品尝到成功的果实,而品德拙劣的人,一有机会就很可能做出有损于社会的事来,有这样的人在,社会、单位都不会安宁,这样的人注定难以收获信任与成功。
在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渴求和呼唤中,我们的教育应以德为先,着眼未来,严谨治学,谆谆授教,教育就必然结出累累硕果。
【一句点评】
复旦投毒案反应了,当前中国在更大范围内的人文教育的荒芜与缺失,教育应以尊重生命为基础,以德为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