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的教育思想
很多考生在备考教育学发展阶段时颇感人物众多,每个人物也只是略知一二,考试总会考到没有见过的思想内容和理论。本章详细与大家分享战国时期荀子的思想。荀况,字卿,又叫孙卿,世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集大成者,是整个春秋战国思想的理论总结者。长期居齐,曾是稷下学宫声名显赫、威望甚高的大学者,“三为祭酒”,成为学术首领;讲学则“最为老师”。是公认的最有德望的先生。并被齐国君王授予“列大夫”头衔。晚年又受到春申君(黄歇)邀请到了楚国,再任兰陵令,后退而著书,终老兰陵。
孟轲讲王道,以德服人;法家主霸道,以力服人;荀况两者杂而有之,是德与力的结合,王与霸的统一,这是荀况“仁义”学说的一大特点。但荀况未能为勤所接受,其著名弟子韩非,李斯与他分道扬镳,直接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认为孟轲的根本错误在于不懂得“人的性伪之分”,把应属于后天的“伪”的范畴的东西也鲑鱼本然的人性了。而所谓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失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伪”是与“性”相对的一个范畴。“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荀况以为,孟轲所说的人性“善”,实际上是“伪”,而不是“性”。
(二)荀子的教育目的
荀子要求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荀子将儒者划分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俗儒,徒有其表,对“先王”之道,对《诗》《书》礼义知识教条诵读,全不知其用,人格低下。雅儒,言行合礼义《诗》《书》的精神,面对未见问题能承认自己的无知,不自欺欺人,显得光明坦荡他们能使“千乘之国安”。大儒,最理想的人才,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未闻见过的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得治理好国家。(简单来说,就是通晓古今的创新性人才)
(三)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表达了学习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以及学习的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学习的高级阶段又必须依赖于初级阶段的思想。荀况以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关于荀子,“性恶论”是教师招考中考察较多的知识点,希望大家结合孟轲思想进行对比记忆,识记效果会更好,理解更为透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