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8-9-29 20:24:17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3.1班级与班级管理(二)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临近,文都教师考试网小编为考生们整理了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六、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
    (二)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和班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和班级实际情况,共同规划班级或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
    (三)情境感染法
    情境感染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
    (四)规范制约法
    规范制约法是用规范、制度等约束学生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五)舆论影响法
    舆论影响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方法。健康的班级舆论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六)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给予辅导、疏导或进行沟通,解开学生心理症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方法。
    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有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三种。
    (七)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七、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一)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要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即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八、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班级突发事件是班级中突然发生的、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也称偶发事件。
    (一)小学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
    1.成员间的分歧
    2.打架斗殴
    3.顶撞
    4.恶作剧
    (二)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班主任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 题,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对方方面面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尽量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2.客观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因为自己的主观随 意导致处理问题不公,不能偏心,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以势压人.那样只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巾的威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其越错越远。
    3.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讲究效果。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方法和措施的效果如何,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无论什么事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同时又看到有利的、积极的一面。
    4.可接受原则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 一段,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但是“冷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拖到不能再拖时再处理,而是先进行正常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再处理。
    (三)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
    2.机智果断应对
    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使当事人冷静,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拖延时间。还可采取“转移话题,暂避锋芒”“冷处理”等方法。
    3.公平民主处理
    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办事,要有民主意识,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贬低“差生”。
    4.善于总结引导
    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自尊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3.1班级与班级管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