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网 发表于 2018-9-29 20:21:57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最后练习二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最后练习二相关内容,请学员们根据资料规划复习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真题等可用手机下载文都教师资格泉题库APP,随时随地查缺补漏!更多内容持续更新中,请考生及时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其中,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属于教师发展层次中的( )
    A.较低层次
    B.合格层次
    C.较高层次
    D.最高层次
    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D.提高师德水平
    4.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钉子。下列处理方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立即查找肇事者
    B.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开始上课,课后处理
    C.幽默带过,开始上课
    D.让班干部自我反思
    5.某教师衣着邋遢,不讲个人卫生,他认为教师课教好就行了。这位教师的言行违反了哪一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严谨治学
    D.爱岗敬业
    6.《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把班主任工作( )
    A.当做“主业”
    B.看做教学工作以外必须完成的任务
    C.看做教学
    D.看做德育工作
    7.“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 )特点。
    A.针对性
    B.双重性
    C.全面性
    D.典范性
    8.殷老师特别喜欢学习,不仅上班的时候积极听老教师的课,而且在业余时间自修研究生课程,还潜心研究教学法。她虽然很年轻,但是已经连续三年当选教学能手了。这体现了殷老师( )
    A.有终身学习理念
    B.专注自身学习,将来能考研究生
    C.关爱学生
    D.志存高远,乐于奉献
    9.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 )日内,作出处理。
    A.15
    B.20
    C.25
    D.30
    10.如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D.特定组织和个人
    11.( )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A.法律事实
    B.法律规范
    C.法律条文
    D.法律责任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 )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
    B.身体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社套能力差的
    13.有“钢琴诗人”之称的作曲家是( )
    A.李斯特
    B.贝多芬
    C.莫扎特
    D.肖邦
    14.素有“天下瓷宗”之尊的瓷都是( )
    A.宜兴
    B.景德镇
    C.德化
    D.禹县
    15.在一次选拔赛中,有评委给所有参赛者都投了通过票。由此可以必然推出的是( )
    A.所有参赛者都至少得了一张通过票
    B.所有的参赛者都通过了
    C.有评委没有投参赛者通过票
    D.对所有的参赛者投通过票不止一个评委
    16.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 )
    A.热传递定律
    B.分子运动论
    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D.牛顿力学第一定律
    17.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了“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18.“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
    A.手工工场出现
    B.文艺复兴运动
    C.新航路开辟
    D.海外殖民开始
    19.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教授《芦花荡》后,教师准备推荐以战争为题材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小说,下列合适的一项是( )
    A.张恨水《啼笑因缘》
    B.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C.王蒙《活动变人形》
    D.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21.徐志摩的倾向积极的诗集是( )
    A.《翡冷翠的一夜》
    B.《猛虎集》
    C.《云游》
    D.《志摩的诗》
    22.笛福的作品《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 )
    A.西班牙流浪汉典型
    B.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典型
    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
    D.堂•吉诃德式的典型
    23.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描写了社会下层人物驹子的悲惨境遇。小说选取的主要角度是( )
    A.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B.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C.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D.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24.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
    A.《吉檀迦利》
    B.《新月集》
    C.《沉船》
    D.《飞鸟集》
    2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象征主义诗人是( )
    A.李金发
    B.戴望舒
    C.艾青
    D.卞之琳
    26.茅盾采用日记体形式写作的长篇小说是( )
    A.《蚀》
    B.《虹》
    c.《腐蚀》
    D.《霜叶红似二月花》
    27.关于鲁迅《风筝》的导入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
    A.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B.多媒体显示清代高鼎的《村居》导入新课
    c.让学生讨论风筝的相关话题,先引起其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D.直接讲授有关风筝的知识,接着进入正课
    28.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亚洲、非洲、美洲、欧洲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下列文化遗产属于同一个大洲的是( )
    A.《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卫”
    B.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帕特农神庙
    C.《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
    D.《飞鸟集》《高老头》《源氏物语》
    29.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自然飘逸
    C.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
    D.绮艳

sydwtwo 发表于 2018-9-29 21:25:59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1.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两段描述,然后,提问:“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回答:“希腊神话有比较完整的系统,而中国神话比较零散。”教师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
    问题:
    (1)教室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宁静”?(6分)
    (2)请对老师的“点评”进行评价。(8分)
    2.班里新转来一位贫困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活的变故而悲伤消极,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信任老师。一天早上,李老师发现学校新栽下的小树需要护理,就请这位同学跟他一起去照顾小树。在劳动过程中,苏老师很自然地从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兴奋的神采。后来这位同学慢慢变得积极、活泼起来。
    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3.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论诚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算总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是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竞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
    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问题:
    (1)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
    (2)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一所重点中学百年校庆时,恰逢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苏老八十寿辰,苏老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所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是什么原因使苏老桃李满天下呢?学校决定在百年校庆之际,把这仑谜底揭开。
    学校在苏老众多的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学校认为这100位学生的成功,肯定或多或少受到了苏老的影响。问卷的问题很简单:你认为,苏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答案很快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答案居然惊人的一致。他们认为,苏老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中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更多教师资格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入口
    >>>推荐阅读:直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轻松过关系列课
    >>>推荐阅读:文都教师资格泉题库上线啦:备考刷题利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最后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