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章节历年真题回顾:品德形成的过程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是11月4日,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中学教育知识章节历年真题回顾:品德形成的过程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jiaoshi.wendu.com)。【真题回顾】
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2012上半年全国统考)
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答案:D。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相关知识点】
品德形成的过程
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受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一阶段的学生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品德即形成了。
【15年考题模拟题】
【辨析题】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此时,稳定的品德形成。
更多教师资格消息,敬请关注文都教师考试网!
>>>推荐阅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汇总
>>>推荐阅读:2017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推荐阅读:中学教师资格各学科知识历年真题“1”元购
页:
[1]